共23题,约8490字,答案扫描。
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开学检测)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不断迈上新台阶。据了解,我国传统村落保护工作已走过10年历程,目前已形成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和价值最丰富、保护最完整、活态传承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制度安排有力有效,比如,不断完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制度。确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名单,既鼓舞示范名单内的村落做好保护工作,也激励更多地方向示范看齐,加大力度保护传统村落,
保护传统村落,不能把保护与发展割裂开来。有人担心,对传统村落过度保护,会不会影响乡村发展?会不会挈肘乡村振兴?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保护和发展并不矛盾。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完全可以做到让村容村貌更美,让村民生活更便利。比如,每一个传统村落都有历史建筑。这些建筑镌刻着村落发展的印记,对它们加大保护,而不是损害、拆除,才能提升传统村落的魅力。保护传统村落,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真正站在守卫乡村文明的高度,真正感悟保护耕读文明的意义,才能做好这项工作。
近年来, 一些影视作品带火了不少传统村落,吸引很多人前去打卡。传统村落进入公共场域,并非坏事——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走进传统村落,感受传统村落的魅力,体会兴于此的一些非遗,更激发人们的保护自觉,也能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
事实上,国家也提出“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保护、利用、传承是一体的,光有保护而不利用,或者光有传承而不保护,都是顾此失彼,不利于传统村落发挥作用。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 才是真正对传统村落负责。在这个过程中,尤要增强传统村落的内生发展动力,让传统村落更有力量实现传承,为时代标注风采,为后人留存记忆。
“把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文明要素结合起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这是摆在各地相关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悠悠乡愁。悠悠乡愁唤醒的是文化自信,也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们知道从何而来、要到何处去,就会带着自信更坚定地走向未来。
(摘编自王石川《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悠您乡愁》)
材料二
传统村落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基因库”,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藏匣”。传统村落保存着珍贵的历史信息与文化景观,极具文明价值和传承意义。 一方面,每一处形态丰富、别具特色的传统村落都是鲜活的文化遗产,生动多元地诠释着乡土文明,自由展现着各自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所取得的成就,同时都指出了在传统村落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B.材料一提及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带火了不少传统村落,是为了推广这种做法,以便让更多人了解传统村落。
C.材料二指出,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当下,保护好传统村落也是意在保护人们精神家园,调节和抚慰社会情绪。
D. 材料二认为,保护利用传统村落,既要激发其强大内生动力,更要突出其现代气息,使其焕发生机和风采。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经过10年努力,我国已形成当前世界上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农耕文明遗产保护群。
B. 安有提高政治站位,真正站在守卫乡村文明的高度和感悟保护耕读文明的意义,才能保护好传统村落。
C.作为鲜活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生动多元地诠释着乡土文明,展现着文化传统,具有多个方面的价值。
D. 在将非遗项目打造成演出节目时,需要重视传统内容和特色道具,从而利于村民理解,吸引村民参与。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在论述如何保护传统村落时,注意厘清保护与发展以及保护、利用、传承之间的关系。
B.材料二以湖北和板桥古镇为例说明两地保护传统村落的不同举措,在对比中突出古镇的魅力。
C.材料一提出“有人担心”的问题后,指出“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剖析其中原因,论证周密。
D.材料一、二都论及“保护为先、利用为基,传承为本”的原则,都分析了如何落实这一原则。
4.材料二前两段使用“基因库”“宝藏匣”“打开方式”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二)现代文阅读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暗夜之围
陈彦斌
发现了狼群,空气顿时紧张起来,拴在十几米远外老柞树下的枣红马变得越发烦躁不安了,使劲地想挣脱缰绳,离开这里。
它们在向我们悄悄地逼近。
这会儿,张凤翔的枪膛里已经压上五发子弹了,另外还有五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