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40字。
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试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某校准备在“耕读园”开展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 完善解说词
“耕”泛指耕种、农耕之事。“读”可以理解为阅读、学习之义。所谓“耕读”,意为一边“耕”,一边“读”,用知识辅助耕作,又从耕作里收获知识。
我国耕读文化______(A.源源不断B.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士人躬耕的记载。北宋时期,宋仁宗颁布劝耕劝读政策,使得耕读相(①)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耕读文化发展过程中,“耕”和“读”的内( ② )也越来越丰富。“耕读”不只是一种半耕半读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情怀、一种价值追求。
今天,我们在这个小小的种植园里,在快乐的“读”之余亲历“耕”之辛,在辛勤的“耕”之余悦“读”田之美,从土地和自然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1.依次给解说词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zǎixī B.zàijí C.zǎi jí D.zài xī
2.依次在解说词的括号内填入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兼②含 B.①间②含 C.①兼②涵 D.①间②涵
3.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A.源源不断 B.源远流长
活动二赏味“耕读园”
4.“耕读园”里兴味长。请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古诗文名句。(8分)
赏自然万物,感文人哲思。赏一池碧水,看莲花“ ① , ② ”(《爱莲说》周敦颐),我们可以感受到高洁质朴的君子之风;观花木斗艳,看“ ③ , ④ ”(《晚春》韩愈),我们可以感受到春之将逝的留恋之意;踏满径芬芳,悟“ ⑤ , ⑥ ”(《己亥杂诗》龚自珍),我们可以感受甘愿牺牲的奉献之心;览景色变化,历“ ⑦ , ⑧ ”(《游山西村》陆游),我们可以感受到世间万物消长的变化之理。
5.“耕读园”劳动实践活动结束后,小文同学想写一副对联描述自己游览的感受,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他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把组合后的序号写在横线上。(3分)
①雨来 ②晴起 ③躬耕 ④坐读 ⑤半架书 ⑥三分地
上联:______ ______ ______
下联:______ ______ ______
活动三共话劳动意
为了弘扬“耕读”文化,班级开展了劳动教育的交流会。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6分)
材料一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规定从2022年9月起,学校应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劳动课程内容共设置十个任务群,分为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大类。开设独立的劳动必修课程将成为推动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材料二为了让学生们实实在在“接地气”,郑州一些学校开发出各类“土味”课堂、“半亩棉田““成长种植园”“空中农杨”……这些别开生面的课堂,把知识从教室里搬到了田野上,让孩子们在田间地头感知自然的力量、享受劳动的乐趣。
材料三
“空中花园”劳动实践活动留言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