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50字。

  2023年春八年级期中调研
  语文试卷               2023.4
  一、积累与运用。(共29分)
  1.阅读下面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读书让我们的心灵在纷扰的世界中得到慰藉与洗涤,让我们的内心从贫瘠变得丰饶,从喧嚣走向宁静。 《安塞腰鼓》中的鼓声冲破束缚和jī (①)绊,涌动着喷薄而出的生命力量; 吴伯箫挑着灯笼去迎祖父,而祖父在路上轻易不提斡 (②) 旋着的情事,灯笼映照着长幼情笃;利奥波德笔下的大雁,是春天真正的使者,不似主红雀在春天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 (③)默; 《社戏》中的迅哥儿,成年后满怀怅 wǎng (④)地感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读书,旖旎了生命的画卷,诗意了青春的季节,斑驳了行走的岁月。
  2.古诗文默写。 (8分)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 《诗经》是诗的源头,其首篇《关雎》的开头“①      ,在河之洲。②     ,君子好逑”是人们对美好爱情的憧憬; 古老的恋歌《子衿》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③    ?”是人们对约会姑娘失落担忧的怜爱。无论如何,我们要敢于在春日里追求美好,因为《蒹葭》里“蒹葭萋萋,④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希望; 柳宗元《小石潭记》中“佁然不动,⑤    ,⑥    ,似与游者相乐”让我们看到自然的生机;《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⑦     ,⑧     ”诗人巧用比喻,婉转含蓄地表达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
  3.名著阅读。 (6分)
  (1)语文老师组织了“和朱自清一起 ‘谈’经典——《经典常谈》阅读座谈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表。 (2分)
  经典书名 “谈”经典
  ①《_》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史,书中虽用鲁国纪元,所记的却是各国的事,所以也是我们第一部通史。
  ②《_》 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字书里的字,都搜罗在这部书里,所以有九千字。这是文字学的古典,又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孟子》 据说是孟子本人和弟子公孙丑、万章等共同编定的。书中说“仁”兼说“义”,分辨“义”“利”甚严。
  《周易》 它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巫术,儒家将它哲学化了。
  (2)朱自清是散文大家,《经典常谈》可以说是用散文手法谈学术,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根据内容填空,体会作品特色。 (2分)
  这回他果然成功了,佩了六国相印,又有势又有钱。打家里过的时候,父母郊迎三十里,妻子低头,嫂嫂爬在地上谢罪。他叹道:“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真是少不得的!”(《<战国策〉第八》)
  语段中的“他”指的是(1)    (填人名),作者运用(2)       的表达方式,使得作品生动有趣,平易亲人。
  (3)通过《经典常谈》,我们大体了解了《诗经》的“六义”。本学期我们也学习了比兴手法,请你结合所学具体内容(《蒹葭》 《关雎》 《回延安》等) 和链接材料,举例分析比兴的运用及表达效果。 (2分)
  【链接材料】故比者,附也; 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 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 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 (钟嵘《诗品序》)
  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共4分)
  法国作家伏尔泰曾说: “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你鞋里的一粒沙子。”如此细微的一粒沙子,却能让人对高山止步。人生道路很漫长,但成败得失往往维系在细微之处。对于每个人来说,既要有         ,又要有在细微之处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自律之心——既然前者决定了我们能飞多远,那么后者直接关系到我们能不能飞得起来。
  (1)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2分)
  (2)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5.近年来,随着温室效应不断加剧, “低碳生活”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实验中学八
  (1)班决定开展“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搜集到了下面的一些材料,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共7分)
  【材料一】温室气体让 地球 “发烧”。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大量排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全球变暖使得南极冰川开始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本世纪末海平面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