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631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观星台的建立是为了改进历法,所以《授时历》的颁行和观星台是分不开的。元初,郭守敬曾向元世祖忽必烈进奏说:唐朝开元年间,一行(张遂)为了改革历法曾令南宫说(天文官)到十三个地区进行测验,而今天国家的疆域比唐时广大,更需要到边远的地方进行测验。元世祖批准了他的建议,于至元十六年(1279)遂设十四员监候官,分几路出发,到全国各地进行天文观测。据记载,当时“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这年三月,郭守敬由上都、大都开始,历经河南,转抵南海,行程数千里,亲自掌握一路的实际测验。
  当时的观测分详略两种记录方式。二十七所中的前七处,观测内容较详,包括北极出地高度、夏至晷景和昼夜时刻的测验,而其余二十处,只测北极出地高度。值得注意的是详测的七处:南海、衡岳、岳台、和林、铁勒、北海、大都,在地理纬度上是全国有代表性的地区。从“北极出地”高度看:南海15度,衡岳25度,岳台35度,和林45度,铁勒55度,北海65度,大都40度。前六地每移一地相差10度,后者是国都,自当详测。显然,这次测验是有组织有计划进行的。这一南北数千里的实测资料,不仅为元代当时改革天文历法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此后的天文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史料。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授时历》。
  (摘编自张家泰的科普文章《登封观星台: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台》)
  材料二:
  元朝郭守敬的“四海测验”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天文大地测量。郭守敬的测量方式,与僧一行所为几乎完全一样,都是在全国范围内选定若干分离地点,派人分别测量观测地点的北极出地高度、夏至影长、昼夜时刻等。《元史•郭守敬传》记载了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国家疆域的扩大需要编制一部新的历法。这是元世祖同意郭守敬进行“四海测验”的一个重要原因。
  B. 在“四海测验”后,郭守敬等人对测验所得的原始资料进行了精密计算,并据此制定了《授时历》。
  C. 对于“四海测验”27个观测点观测内容的不同,研究界存在详略、缓急以及潜在动机等多种看法。
  D. “四海测验”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不仅因为它规模最大,还因为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资料。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四海测验”7个详测地点地理纬度的规律性中可以看出,郭守敬组织的这一次测量是经过了周密计划的。
  B. “四海测验”中大部分观测点的观测内容对历法的编制没有作用,作者由此推断,郭守敬还存在着其他动机。
  C. 如果说耶律楚材对时差现象的认定,是对地球说的隐晦表达,那么地球仪的存在,就是元人知道地球说的实证了。
  D. 郭守敬认为,以“四海测验”方式得到的数据不能直接验证地球学说的真实性,因而他未在论述中提到地球学说。
  3. 下列选项不属于中国天文大地测量的一项是(   )
  A.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
  B. 审时以漏,平地以绳,随气至分,同日度影。得其差率,里即可知。
  C. 周天三百六十度,每度当地上二百里,是故推验大地经纬度分,皆与天应。
  D. 树两表,南北十里……试从南表之下,仰望北表之端,必将积微分之差,渐与南表参合。
  4. “四海测验”体现了哪些科学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5. 两则材料都围绕“四海测验”展开,但在行文特点上却存在很大的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并据此制定了《授时历》”错,原文为“在分析研究了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精密计算,终于在至元十七年(1280)颁布了一部进步的新历——《授时历》”,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镖头杨三
  聂鑫森
  杨三的名气很大。杨三的镖局名叫吉成镖局。他从十八岁开始当镖头,到不惑之年,还没有过“失镖”的记录。
  这一年年景不大好,秋收后,湘潭城里的粮价不但没有落下去,反而上涨了,而且涨价的大米还供不应求。这天他正跟一个老者下棋,突然城中最大的茂丰粮行老板朱启人找他走一趟镖,运一批粮食去贵州。
  茂丰粮行此次出行的有二十多辆马车,装运着几万斤上等白米。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