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50字。

  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文章所涉及的字、词、名言警句;理解“敬业”与“乐业”的含义。
  2.学习本文采用的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
  4.了解演讲稿的类型及语言特点,体会本文语言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的特点。
  5.学习本文“总—分一总”的结构,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难点:对“敬业与乐业”精神的真切领悟与质疑问难。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导入,资料助读,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导入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20字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时刻提醒着我们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公民。怎样做好其中的“敬业奉献”呢?《敬业与乐业》虽是梁启超早在100年前对学生讲演的演讲词,但在帮助我们如何做到“敬业奉献”上,仍然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简介常识,资料助读。
  (一)走近作者。
  提问:大家在预习时可曾了解本文的作者?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过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并包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他一生著述宏富,有多种作品集行世,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二)了解背景。
  提问:有谁知道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先生1922年8月14日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践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本文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启蒙教育,有很强的针对性。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遂作此文。
  (三)了解体裁。
  提问:既然本文是作者的一次演讲的内容,那体裁就属于演讲词。大家可曾了解演讲及演讲词的相关知识?
  【学生回答后多媒体展示】
  (一)演讲的基本知识
  演讲 定义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要求 ①认清对象。确立主旨。这里讲的是针对性。演讲是直接面对听众交流思想和感情,所以必须了解听众对象,认清环境场合,明确演讲的主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于演讲尤为重要。②思路清晰,节奏明快。③感情充沛,例证动人。④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二)演讲稿(演讲词)的基本知识
  演
  讲
  稿 定义 演讲稿又叫演说词,它是在大会上或其他公开场合发表个人的观点、见解和主张的文稿。
  特点 第一,针对性。根据不同场合和不同对象,为听众设计不同的演讲内容。
  第二,可讲性。一篇好的演讲稿对演讲者来说要可讲;对听讲者来说应好听。
  第三,鼓动性。好的演讲自有一种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