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880字。

  新教材 统编版 语文必修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 教学设计
  第1课 《沁园春•长沙》
  目录
  一、素养目标
  二、学习资源
  三、教学素养
  四、预习任务
  五、作者背景常识
  六、鉴赏活动
  七、文本研读
  八、文本联读
  第1课 《沁园春•长沙》
  一、素养目标
  人文主题——青春激扬
  树立伟大革命抱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
  语文素养
  1.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
  2.感受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和语言表达的特殊方式,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
  3.尝试诗歌写作,增强语言表现力。
  二、学习资源
  1.一首词:《沁园春•长沙》
  这首词意象活泼灵动,意境丰盈深邃,炼字选词精妙;饱含着昂扬向上的青春激情,表达了雄视天下的凌云壮志。
  2.四首诗歌:《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
  这四首现代诗歌,意境壮阔,塑造雄奇的形象,表达澎湃的激情,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励人们以全部的生命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
  3.两篇小说:《百合花》《哦,香雪》
  这两篇小说风格相近,都不以情节取胜,也没有什么激烈的矛盾冲突,有散文化的味道。《百合花》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以及普通人的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哦,香雪》赞美了“香雪们”对山外文明的美好追求,体现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摆脱封闭、落后,走向开放、文明的痛苦与喜悦。
  三、教学素养
  1.品读诗词的形象,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分析景物描写的手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3.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责任感和青春情怀。
  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诗人,“战地黄花”“残阳如血”“红装素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他的诗词里满是激动人心的篇章。通过学习这首《沁园春•长沙》,我们来一起追寻伟人的足迹,走进领袖人物崇高的心灵世界,感悟诗人浓郁的家国情怀。
  四、预习任务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qìn)     橘子洲(jú)
  怅寥廓(chàng)(kuò)        挥斥方遒(qiú)
  百舸争流(gě)   峥嵘(zhēng)(róng)
  (二)辨析下列近义词,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寥廓•辽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