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3760字。
山东省聊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材料一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
(节选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材料二
长期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一直受制于西方理论,导致不接地气、不合国情的问题持续存,在呈现出一种不断摇摆和难以扎根的浮动状态。基层治理现代化也是如此,处处以西方为标准,许多方面总是充满矛盾因惑。例如村两委关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只有经过两次飞跃,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得到证明,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B. 西方一元化思维使法治与德治、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等基层治理形成割裂。
C. 西方分权理论存在碎片化的低效的特点,容易形成“不管就乱,一抓就死”的僵局。
D. 习近平基层调研源自实践,是系统性治理,能够解决中国现化化建设的复杂问题。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思想是一种理性认识,是由对客观物质的感性认识经过大量积累后飞跃而形成的。
B. 先进阶级势力力量较弱时,可能会失败,但最终会因其思想的正确性取得成功。
C. 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是检验真理的唯一办法,相对于第一次飞跃,意义更为伟大。
D. 西方理论 遮蔽性和蒙蔽性,导致其在中国出现不接地气、不合国情的问题。
3. 下列关于材料的论证特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中的“一般的说来”“主要是”“极易”等用语,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B. 材料一先论述了实践产生思想,接着从反面论证了思想还需要实践进行检验。
C. 材料二大量举例,论证了处处以西方为标准进行基层治理现代化会产生诸多问题。
D. 材料二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突出了习近平基层调研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4. 请根据材料一的观点,谈谈你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只有经过两次飞跃……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错误,原文“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强调的是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才会产生一个飞跃,并不是说必须经过两次飞跃。
C.“西方分权理论存在碎片化的低效的特点”错误,原文“如果以西方分权理论为准则,中国基层治理极易陷入碎片化和低效失效的境地,有时甚至形成‘不管就乱,一抓就死’的僵局”,可见“碎片化的低效”是用西方分权理论治理中国基层容易出现的问题,不是西方分权理论存在的特点。
D.“是系统性治理,能够解决中国现化化建设的复杂问题”错误,原文“习近平基层调研则不同,它从中国广大基层特别是乡村实践出发,以问题为导向,以人民利益为中心,提炼和升华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从而拨开了覆盖于中国问题之上的西方迷雾,也容易找到解决问题之道”是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之道。
故选B。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红霞飞
白小川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
没事的时候,她就一个人愣愣地瞅着天边的一片红霞,哼唱这首歌,思忖心事。云卷云舒,霞光灿烂多姿,那抹红更像燃烧的火焰。直到有人喊,红霞,有你的快递,她才猛然间惊醒,飞快地跑出去。
每一天都类似,每一年都在复制,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