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310字。

  5.2《大学之道》同步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B.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C.若火之始然 D.与越人水战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止而后有定             止:终止。 B.致知在格物            格:推究。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要:求取。 D.凡有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凡:所有。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南宋朱熹将《孟子》《论语》《大学》《春秋》并称为“四书”。
  B.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一位大师,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孟子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C.孟子主张实行“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D.在人性方面,孟子主张“性善论”;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4.翻译下列句子。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