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450字。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
  古籍今译,是把古籍翻译为现代书面语言,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有人追溯其历史,将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尧典》等上古文献的改写,看作当时的古籍翻译,这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在言文分离的时代,对前代典籍的字词改写与替换,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今译”并不相同。真正的古籍今译出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大规模展开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批古籍今译的成果先后面世。
  今译是赓续中华文脉的有效途径。大量的古籍文献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古籍今译者的历史使命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今译是古籍资源的转化利用,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桥梁。赓续中华文脉的核心,还在于社会大众对古籍的熟悉与亲近。今译的读者群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非专业的传统文化学习者和爱好者。让广大读者了解古籍、热爱古籍,从而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今译无疑是最好的门径,这就要求译者要有自觉的读者意识,不可“曲高和寡”,使得呈现的今译受众面窄。
  今译是古代文化信息的现代阐释。随着历史进步与时代发展,古籍承载的很多文化信息与现代社会有很大差异,不能很好地为现代读者所了解和掌握,需要将其作现代的阐释,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今译就是要实现古籍内容在现代语境中的重新“呈现”,力求古籍内容完整、准确地再现,更要求便于现代读者的理解接受。人们常把严复所说的“信、达、雅”作为古籍今译的标准,其实,这更可看作对今译“现代阐释”性质的说明:“信”是求真,强调译文要忠实于古籍文本;“达”是求通,强调译文要全面准确反映古籍的文化信息;“雅”是求美,强调译文文辞的文雅优美,这更是说今译文本的现代形态。一句话,今译就是要忠实、完整、准确、优美地再现古代文化信息,也就是古典文本的现代阐释,这也是古籍生命力的当代传承。
  我国古籍浩如烟海,形态多种多样。对社会大众而言,普通读者重视的是其阅读价值。今译是古籍现代形态的一种特殊体现。说“特殊”,是因为今译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之后生成的文本形式;可是,从文字所表达的内容来说,它又是由原始文本衍生而成的,其内容依赖于原始文本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今译不是古籍的复制,不能也不可能替代古籍本身。
  (摘编自马世年《为什么要古籍今译——兼论其百年以来的成就》)
  材料二:
  古籍今译的根本不是古典文本的复制,今译古籍不可能也没必要完全替代古籍。实际上,今译的过程是古典文化向现代文化的有机转换过程。今译古籍既不完全是古典文化文本,也不完全是现代文化文本,而是前者向后者转换的一种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古籍今译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形式,最早源于司马迁在《史记》创作中对上古文献的改写,大规模展开是在20世纪80年代后。
  B.我国古籍数量多,形态多种多样,今译文本是古籍的现代形态,是经过古今语言转换后生成的文本形式,为普通读者所重视。
  C.古籍今译的过程是古典文化向现代文化的有机转换过程,今译古籍是一种介于古典文化文本和现代文化文本之间的特殊文本。
  D.翻译实质上是一种旨在复制的阐释活动,这种阐释会导致今译文本与古籍出现差异,但也使今译文本融入现代文化的新结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译文不是古籍的原始形态,如果将译文等同于古籍本身,就难以传递古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
  B.古代典籍歧义丛生,阅读者由于自身的文化心理背景和知识结构不同,会选择不同的语义。
  C.即使在翻译过程中找到完全对应文言词汇的词句,今译文本也会与古籍存在文化信息差异。
  D.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但二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今译的学术价值显而易见。专业研究者而言,优秀的今译能解决古籍文本中的很多疑难问题,从而促进古籍的整理与研究。”
  B.“今译最重要的,是把原文的内容含义尽可能忠实地译为白话文,以利于大众阅读。这一点做起来尽管有困难,但还比较容易。”
  C.“以古籍文本为经,以出土古物证明为纬的学术理念,得到学界的肯定。考古学的学术发展,为古籍今译研究的进步提供条件。”
  D.“古书虽经考证、研究、标点、索隐,仍只能局限于少数博识的学者,而一般人终难以接近,于此今译一法实足以济诸法之穷。”
  4.材料二第2段论证严密,请简要分析。(4分)
  5.古风出版社拟对一部古代典籍进行文白对译,以期对非专业读者普及传统文化。出版社应选用怎样的今译人员?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至9题。
  文本一   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总之,只好认为这是缘分。地坛在我出生前四百多年就坐落在那儿了,而自从我的祖母年轻时带着我父亲来到北京,就一直住在离它不远的地方——五十多年间搬过几次家,可搬来搬去总是在它周围,而且是越搬离它越近了。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