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7280字。
保密★启用前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2023.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现当代文论与西方文论关系的密切程度明显要高于其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关系。在这一事实前提下解决现当代文论“失语”的问题,首先要厘清现当代文论的产生背景,客观审视其与西方文论的关系。尽管多数学者都认同中国现当代文论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整理国故的内在驱动,一方面来自西方文学经验的异域激荡。但平心而论,在近现代文学变革之际,西方文论对中国文论的影响是压倒性的。而其后的半个世纪里,苏联的文学理论又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世界的诸种文学理论纷至沓来。一时间,中国文学批评领域俨然成为这些理论的试验场。实际上,每种理论都有其产生的背景、适用的范围以及存在的局限,不可能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包打一切。因此,这期间的新潮迭起虽然声势浩大,但是对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建设而言,却是丧失了一段自主发展和民族化转型的宝贵时间。
学界常言的中国文论“失语症”,原意是指中国现当代文论至今没有一套自主自足的理论体系,并非指称古代文论在当下的失语状态。毕竟,古代文论的批评对象终究是古典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可能完全适用于现代白话文作品,其中“虚实”等具有生命力的概念、范畴或命题自然会存活在当下的文论话语之中,而那些伴随时代变迁已经走入历史的理论和概念也没有激活的必要。从这个立足点出发,学界欲通过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来彻底解决现当代文论失语的状态,既有悖于中国现当代文论产生的客观背景,也不符合古代文论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此,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当代文论应该重新审视调整其与西方文论、古代文论的关系,一方面不要过分依赖西方文论,一方面需要创造性传承古代文论的精华,即对于前者用减法,对于后者用加法。这个立论并非要否定西方文论对于现当代文论的影响,而是用合理借鉴和有效吸收的方式替代之前那种全盘接受的做法。近年来,西方文论的“强制阐释”等批评策略受到国内学术界的质疑和批判,大家意识到西方文论并不尽然适用于中国文学批评,但是其中跨学科研究的理念、数理思维的运用等还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与此同时,激发和再生古代文论的批评话语,补强古代文论的现代诠释,甚至创造符合当下时代情境的新话语体系才是中国文论的当务之急。
(摘自王兵《中国文论建设的古今中西》)
材料二:
新时期以来,在建构文学批评话语的过程中,除汪曾祺等少数人外,大多数批评家基本上都沉溺于西方的批评话语,传统文学批评在他们的眼中已彻底失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现当代文论的产生,既受到西方文论的压倒性影响,也与古代文论有一定关系。
B. 材料一第一段提到的“拿来主义”,与《拿来主义》中“拿来主义”的内涵是相近的。
C. 汪曾祺等文学批评家认为古代文论能阐释当代文学,并尝试据此建构文学批评话语。
D. 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应积极回应自媒体等新事物对文学形态的改变,以抵达读者心灵。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发展历程上来推断,中国现当代文论显然不是源自古代文论的创造性传承,而主要是对西方文论的借鉴接受。
B. 既然通过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不能彻底解决现当代文论“失语”问题,那么就没必要在古代文论转换上花太多功夫。
C. “虚实”“风骨”“气韵”等都是古代文论中具有生命力的概念、范畴或命题,自然会存活在当下的文论话语中。
D. 与材料二主要谈西方文论的缺点不同,材料一既指出西方文论的优点,又点出其问题,论述有思辨性,更让人信服。
3. 材料二提出,要承传传统建构当代文学批评的“中国话语”。下列对教材相关课文的评论,不符合这一“中国话语”的一项是( )
A. 《百合花》从女性视角去看战争与战争中的生命,通讯员的牺牲不再仅仅是道德和历史的合法化,而是生命的可贵与情感的冲击。
B. 《边城》体现了中国女子骨子里的隐忍内敛,文章写翠翠时只有心理活动的描写,却没有实际行动,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爱情。
C. 《再别康桥》极具音乐之美,在长短、高低、轻重上都有规律的起伏,从语音和语义两方面全面地体现了音乐美和建筑美。
D. 《茶馆》直面现实生活,展示了近50年间北京各阶层人物的生活变迁,形象地说明了旧中国的必然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
4. 材料一提到要给古代文论“用加法”,材料二中倡导的哪些做法可以印证这一观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5. 建构中国文学批评话语时,现当代文论需要协调处理好与哪几方面的关系?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内涵是相近的”错。材料一第一段提到的“拿来主义”是指中国现当代文论全盘接受西方文论;而《拿来主义》中“拿来主义”是指对待文化遗产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所以,两个“拿来主义”的内涵不相近。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B.“没必要在古代文论转换上花太多功夫”错,材料一说“学界常言的中国文论‘失语症’……并非指称古代文论在当下的失语状态”“古代文论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回报
侯发山
王刚走马上任后,下决心治理河洛乡辖区内黄河段的私采乱挖河沙现象。依照相关规定,乡党委书记是一把手,自然也是名正言顺的河长。
通过调查走访,王刚书记发现,河洛乡有三家挖沙的,铁蛋家最早,从爷爷辈就开始挖沙,在当地有一定的势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