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7870字。

  驻马店市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终考试高二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上“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若在试题上作答,则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教师将答题卡收回。
  4.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这个问题,首先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也证明了,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同样离不开文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我们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才能变成深刻的情节和动人的形象,创作出来的作品才能激荡人心。当然,生活中并非到处都是莺歌燕舞、花团锦簇,社会上还有许多不如人意之处、还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对这些现象不是不要反映,而是要解决好如何反映的问题。古人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文艺创作如果只是单纯记述现状、原始展示丑恶,而没有对光明的歌颂、对理想的抒发、对道德的引导,就不能鼓舞人民前进。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摘编自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平凡的世界》写农民、农村基层干部、农民出身的青年时刻意追求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纵然在描写中国乡村极端闭塞落后的一隅时,作者也始终竭力将这一隅放在更宏阔的背景下予以审视,由近及远,见微知著,大胆而敏锐地捕捉乡村生活一隅和整个国家、社会、民族、世界的普遍联系,尤其注意捕捉荒僻一隅所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审视我国的历史流变和世界发展大势后,会认识到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助推作用,党中央就高度重视文艺和文艺工作。
  B. 引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发乎情,止乎礼义”是为了说明文艺创作者在反映现实丑恶现象时应把握好分寸和尺度。
  C. 《平凡的世界》如实记叙周总理逝世、恢复高考等历史事件,说明作者遵循客观历史节奏,取得了“编年史式的效果”。
  D. 作为背景的社会历史信息和人物塑造高度融合,使路遥的小说成为中国初期改革前后气势磅礴的编年史式全景图。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文艺创作中真实和虚构的问题,都肯定文艺作品要反映现实,但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把很小的题材放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考虑,是《平凡的世界》的写作特色,也是路遥创作意图的体现。
  C. 路遥虚构 小说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分毫不差地对应真实的历史时空,使小说具有反映现实的厚重感和质感。
  D. 路遥对历史的熟稔、对未来的敏感和对新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思考,是《平凡的世界》能获得赞誉的原因之一。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孔子在《季氏将伐颛臾》中提出:“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 刘勰《文心雕龙》的《时序篇》:“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C. 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说:“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D.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应该如何履行自己 责任?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使路遥的小说成为中国初期改革前后气势磅礴的编年史式全景图”说法错误。从材料二第三段“《平凡的世界》才真正称得上是中国初期改革前后一幅气势磅礴的编年史式全景图”可知,是使路遥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成为中国初期改革前后气势磅礴的编年史式全景图,不是路遥的所有小说。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阿吾斯奇
  董夏青青
  云霭封锁了雪峰之间偶尔显露的天际远景。阴冷彻骨的北风越刮越大。雷声滚过,空气里潮乎乎的土腥味刺鼻。
  这两天他有些不太习惯。四月末,要是在南疆,白天早已经热起来。现在的北疆山上却潮湿阴冷,棉被盖在身上都又潮又重。
  “营长,来。”教导员冲他扬了下下巴,又转头看向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