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650字。

  XCS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东邻毛乌素,北接乌兰布和,西濒腾格里——宁夏三面环沙,是中国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早在几十年前,宁夏就展开了与沙漠艰苦卓绝的较量。上世纪50年代,宁夏创造性使用草方格固定沙丘法,避免我国首条沙漠铁路——包兰铁路沙漠段被流沙掩埋,确保该段铁路几十年来安然无恙。
  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刚性约束,通过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逐步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型。
  进入新时代,宁夏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后编制下发了一批重点工程规划,在深入推进防沙治沙示范的同时,致力在保护好生态的基础上科学发展沙产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如今,宁夏正通过“借光”发展、生态修复、拓展产业链等途径,努力探索防止沙之害、用好沙之利的新前景。
  (摘编自新华社《沙海里有“蓝海”一宁夏从“治沙”到“用沙”蹚新路》)
  材料二:
  银东直流是我国“西电东送”的重要直流输电工程。“在宁夏境内,有45座铁塔处于沙漠地带。沙丘常常没过塔腿,刮起风来,塔基又会裸露在外。”国网宁夏电力超高压公司无人机班班长白陆说。
  近年来,当地通过扎草方格把流动沙丘改造成固定、半固定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宁夏坚持生态环境保护 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转型
  B. 宁夏第一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使用光伏电板 宁夏“绿电”外送
  C. 采用先进生态循环模式 部分地区拥有良好养殖环境 提升鲜奶品质
  D. 宁夏开发沙漠观光旅游 依托沙漠原生态资源 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中国土地沙化最严重的省份,宁夏使用了草方格固定沙丘法,确保包兰铁路沙漠段几十年来安然无恙。
  B. 宁夏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借光”发展、生态修复等一系列途径,积极谋求解决沙害的新前景。
  C. 从平整沙丘,到扎草方格固沙,再到安装光伏……现在,宁夏政府有效解决了铁塔“风动塔摇”的问题。
  D. 得益于“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宁夏枸杞如今产业优势突出,产品销往国内外,带动当地农民就业增收。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宁夏当地采取的生物固沙模式,能够有效地解决风沙侵害塔基、线路等安全问题,并确保电力输送万无一失。
  B. 光伏板具有遮阳作用,所以能够帮助地面土壤蓄水,保护植被生长,对沙漠地区的发电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C. 经过努力,宁夏中卫市境内沙漠得到有效治理,并形成了独特的旅游观光资源,成为了宁夏的文旅标识之一。
  D. 宁夏从“治沙”到“用沙”的举措,符合二十大提出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要求。
  4. 以上三则材料都谈到了宁夏地区的沙化治理,各自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5. 宁夏地区的沙化治理举措有什么意义?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请简要说明。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梳理的能力。
  B.“宁夏第一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错误,偷换主语。由材料二“从平整沙丘,到扎草方格固沙,再到运用螺旋桩工艺安装光伏板……2013年,中卫沙漠光伏产业园的第一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可知,原文说的是“中卫沙漠光伏产业园的第一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不是“宁夏第一座光伏电站并网发电”。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笨花(节选)
  铁凝
  又是一个月亮先升起的黄昏。日本人来兆州后,笨花人不再注意这么好的月亮,这么好的黄昏了。黄昏里只剩下了一个鸡蛋换葱的,有消息说日本人进村先杀鸡,笨花人就觉着,把鸡让给日本人,就不如自己先吃了。那个鸡蛋换葱的换不来鸡蛋,吆喝一阵,也走了。月光里只剩下几个牲口在街里咣当咣当地打滚儿,显得格外寂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