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020字。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期末检测试题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当在无边的大海上夜行时,会有一种茫然的漂泊感,会发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惶惑。在小河中夜行,你又会感到生命的逼仄和拘谨。只有在浩荡的长江上,你才会更美妙地体会到夜航的乐趣,有一种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又放胆漂泊的感觉。你知道你是顺水而下或逆流而上,两边的岸离你既近又远,你可穿行在高峡夹峙的   ②     中,也可漂荡在豁然开阔的万顷碧波里。当夜深无人你独自抚栏,看天上的星星与两岸时隐时现的灯火交①   (róng)在一起,你还会想到,此时是不是有一个孩子趴在窗口,像当年的你一样看夜航船,看他的梦呢? 1.文中加点字“峙”的读音正确的是(    )(1分)
  A.shì       B.dài           C.zhì           D.chì
  2.在文中横线①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1分)
  A. 熔       B.容          C.溶            D. 融
  3.在文中横线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2分)
  A.滚滚激流    B.波涛汹涌     C. 一线激流     D.涛涛洪流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在无边的大海上夜行时,你会有一种茫然的漂泊感,会产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惶惑。
  B.当在无边的大海上夜行时,我会有一种茫然的漂泊感,会产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惶惑。
  C.当在无边的大海上夜行时,会有一种茫然的漂泊感,你会发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惶惑。
  D.当在无边的大海上夜行时,会有一种茫然的漂泊感,我会产生“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惶惑。
  5.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秦代李斯的铁画银钩,东晋王羲之的秀美飘逸,唐代柳公权的刚劲有力,明代徐渭的扭曲盘结……
  ②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书法艺术。
  ③如今,随着书法教育的普及,我们期待这支笔焕发新的生机,带来新的风格流变。
  ④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更让它散发出变幻无穷的魅力。
  ⑤不同时代名家辈出,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A. ①⑤④③②      B. ④①⑤③②     C. ④①⑤②③    D. ④②①⑤③
  6.为树立大语文观,学校开展“生活处处有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要求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出发运用语文。下面是四位同学的活动记录,其中偏离主题的一项是(      )(2分) A.优美的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读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我的主题是“诗歌中的平仄对仗”。B.有趣的菜谱是饭店的法宝,好的菜名,能勾起人点单的欲望。我的主题是“撩人味蕾的创意菜谱”。 C.商店的招牌是街市的“眼睛”,可我们也经常看见一些这样的招牌:鸿运家俱店、烟洒饮料、鸡汤混沌.....令人大跌眼镜。我的主题是“招牌广告中的错别字"。 D.经典的台词是影视作品的灵魂,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人生感悟。我的主题是“发人深省的台词语录”。 二、古代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临江仙 ①    (南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②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③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注】①此词作于建炎三年初春,是宋室南渡的第三个年头。②秣(mó)陵:与下文“建康城”是同一地方,即今江苏南京。③试灯: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张灯,以祈丰稔,未到元宵节而张灯预赏谓之试灯。
  7.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重在形容庭院的幽深,第三个“深”字有加强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B.“柳梢梅萼渐分明”写出词人喜见之景:柳梢吐绿,梅萼泛肯,一片早春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勾线,寄寓着词人的欣喜之情。 C.下片紧承上片,触景而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眼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 D.“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与上片情境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落寞无奈的心绪,读者仿佛看到了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的形象。 8.前人评李清照《临江仙》“‘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人旨以为巧”,请分析此二句巧在何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9-11题。(10分)
  柳陌      (明)祁彪佳     出寓园,由南堤达豳圃①,其北堤则丰庄所从入也。介于两堤之间,有若列屏者,得张灵墟书曰“柳陌”。堤旁间植桃柳,每至春日,落英缤纷,微飔②偶过,红雨满游人衣裾,予以为不若数株垂柳,绿影依依,许渔父停桡③碧阴,听黄鹂弄舌,更不失彭泽家风④耳。此主人⑤不字桃而字柳意也。若夫一堤之外,荇藻交横,竟川含绿,涛云耸忽,烟雨霏微,拨棹临流,无不率尔休畅矣。
  (选自《古代小品文鉴贯辞典》) [注释]①豳(bin)圃:与文中的"寓园”“丰庄"均为地点名称。②飓(si):风。③桡:与下文的“棹”都指船浆。④彭泽家风:像陶渊明归隐后那样的生活风貌。⑤主人:作者自称。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英(     )        (2)字(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