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76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一朵晶莹、素洁的雪花开始,从一声纯净、温暖的童声开始,从一株昂扬、葱绿的春芽开始,2022年北京冬奥会来到了我们身边。北京冬奧的背后,凝结着无数参与者的心血汗水。他们之中,有一位用自已独特的方式,为北京冬奥记录着、见证着、歌哭着,她就是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人民文学出 版社2022年1月出版)作者孙晶岩。
孙晶岩从2017年中国申办冬奥成功开始,历时5年,走访国内外多个城市,面对面采访200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录了北京冬奥会从酝酿、中办到筹备充满曲折与挑战的历程。作品通过丰富真实的事例和人物,立体、生动地书写了京冀两地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更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孙晶岩坚持“报告文学要有宏大视野”的创作理念。她创作《中国冬奥》的初裹和记录冬奥筹备历程的重点,是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有活力、有实力的中国形象,是希望能真实记录冰雪运动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促进。正是作者的家国情怀,使整部作品呈现出文学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通过这本书,我们能感受到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中国国力的支撑、有冰雪产业的发展、有与世界的融合。
从这部《中国冬奥》中可以看出作家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理念的躬身实践。孙晶岩说:“报告 .文学是行走的艺术,一定要用脚板子跑出来,要讲究文学性,刻画主人公的精气神,弘扬真善美。”为创作这部作品,她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凌晨5点就起床赶往建设工地采访:在零下20摄氏度的夜间,与张家口赛区的建设者们一起感受壮观的雪场造雪:坐着绿皮火车,穿过漫长一夜去冰雪基地采访,见到艰苦简陋的训练环境,为教练员、运动员的精神感动落泪。她寒来暑往、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到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跟踪场馆建设进展,前往黑龙江、吉林等冰雪运动强省探寻中国冰雪运动的拼搏之路....力所及,是与冬奥相关的每一个群体,每一个人。孙晶岩坚持一种“心心相印的采访”,在面对采访对象和写作时,她试图“进入心灵、走入审美”,相信“只有笔端常带感情,才能写出动人的文字”。也许正是这样的创作信念和行动,使她的作品扎实深刻、朴实动人。
“雪里已知春信至。”一场盛大的冰雪赛事折射着中国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国冬奥》 以文学的真诚与情意,为北京冬奥会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
(摘编自孔令燕书评《雪里已知春信至》)
材料二:
记者: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心情如何?
李剑叶:很激动也很荣幸,能举着自己设计的奥
1.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晶岩创作长篇纪实文学《中国冬奥》,真实呈现了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奧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
B.孙晶岩的《中国冬奥》能够具有反映时代重大进程的及时性和前瞻性,源于他的家国情怀。
C.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既源于中国因力的发展壮大,更源于国际冰雪运动在全球的蓬勃发展。
D.方向对但很难直接走到圆心,意味着火炬设计运用中国元素是确定的,但哪种元素才能呈现完美却充满未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从材料一可以看出,纪实文学是- -种能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文学样式,讲求真实性要比文学性更重要。
B.秉持与采访对象情感契合的理念,孙晶岩走进了冬奧建设者和运动员们的内心,创作出了富有人民性的优秀作品。
C.在与记者的对话中,设计师李剑叶将奧运火炬的研发设计浪漫地比喻为“恋爱相识”和“求婚成功”。
D.干枯树叶旋转所带来的加速度,客观显现出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某种特定关系,里面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3.材料二中,针对记者最后的提问,下列可能不属于李剑叶回答内容的一项是( ) (3分)
A.“飞扬”火炬一方面代表着一个中国设计,另一方面是中国和世界的一次对话。
B. “飞扬”让人惊艳是中国智慧,火炬采用氢作为燃料,践行“绿色冬奥”理念。
C. “飞扬”火炬传递了中国人面向未来的态度和激情,对于未来美好的一些想象。
0. “飞扬”火炬展示了一个特别有活力的国家和一群特别有活力的人的情怀愿景。
4. 请简要概括材料一这则书评的写作思路。(4 分)
5.中新网记者在访谈中引发了对话并将话题引向深入,一是做到了“重点突出”,二是做到了“适时补充提问”,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 (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桃花蝴蝶
刘诗伟
祖母是在那个春天见到大姑奶奶的。上年秋,祖母嫁来时,知道家里除了祖父和曾祖母,还有两个小姑子:大的十七,小的八岁;但迎接祖母进家门的人群中没有大的那个,她在武昌念书。后来,一个晴朗的下午,祖母夹着一盆衣服,牵着春桃的手,去湾子前面的水潭洗衣。刚下台坡,对面站着一个短发、白净、穿新式学生装的姑娘,两眼亮晶晶地冲她招呼:“你是嫂子吧! ”祖母就见到了她的另一个姑子。
那是祖母来到兜斗湾的第一个春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