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80字。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面对锻炼自己,施展才智的测试,请认真阅读,仔细审题,规范书写。相信你一定能按要求去做,在这张试卷上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一、书写(3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情况评分。请你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二、基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根据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宁波的春天风光旖旎,景致千姿万态。当你漫步于一碧万顷的东钱湖畔,扑面而来的是轻柔的春风。湖面上短棹推波,荡开阵阵涟漪,让人心旷神怡。放眼望去,桃红柳绿,蝴蝶piān(______)然起舞,蓦然回首,多少文人雅士的沁鼻墨香,多少迁客骚人的诗词歌赋,带着我们领略甬城之美。这时候,所有的喧嚣都jiá(______)然而止,只有流淌在甬城里的丰盈诗意,令人神往。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2分)
piān(______)然起舞 jiá(______)然而止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蓦然( ) (A.mò B.mù)
2.古诗文名句填空。(10分)
我们通过古诗文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跟着柳宗元,我们隔着竹林,听到了“(1)______”的水声,看到了“青树翠蔓,蒙络摇缀,(2)______”的小石潭。我们在《蒹葭》中,“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______,(4)______”感受到诗歌中主人公不断追寻的过程。在《式微》里充分感受劳役者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恨:“(5)______,(6)______”。在《子衿》里体会独自徘徊城头女子对心上人“(7)______,(8)______”的思念,在两种时间的反差下显得如此深刻。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9)______,(10)______”中感受到“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深情。
3.解释加点文言字词。(4分)
(1)往来翕忽______ (2)悄怆幽邃______
(3)因势象形______ (4)窈窕淑女______
4.中外名著阅读。(7分)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共有13篇。朱自清先生希望同学们读了之后“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相信大家读了此书后一定有自己喜欢的篇目,请就其中你喜欢的一篇简单介绍给大家,可以从“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历来对该书有什么问题,该书研究到什么程度等”方面就一两点简单介绍给大家。(3分)
示例:我喜欢《诗经》这一篇,我了解了诗的源头是歌谣,将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诗了。太师们保存下带着乐谱的唱本儿,到了战国,乐谱逐渐亡失,还是有三百来篇唱词儿流传下来,便是后来的《诗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下是自主阅读作品,请任选一题作答。(4分)
(2)《苏菲的世界》中,苏菲第一次收到神秘信件中的问题是“______”,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中的问题是“______”,这一封封信引发了苏菲的不断思考。
(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潜先生善于列举名人事例来说明道理,例如在《谈作文》中,作者列举作家莫泊桑也是费功夫才写出极自然轻巧的文章。请你也尝试调动你的阅读记忆,列举这些信中一个名人事例来说明道理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42分)
(一)文学类作品阅读(13分)
江南蓑衣 胡明刚
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上下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
③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弥漫,而乡村小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回家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④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季节的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