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520字。

  湖北省宜荆荆随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2023年10月9日上午9:00-11:30    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
  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作为18世纪古典音乐的杰出代表,莫扎特和贝多芬都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艺术珍品。 对这两位同样伟大的音乐巨子,许多人爱把他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在音乐史或有关音
  乐评述的文章中这样的比较屡见不鲜,这确实是一种有意思的现象。
  比如柴可夫斯基这样对比:“莫扎特不像贝多芬那样掌握得深刻,他的气势没有那样
  宽广,他的音乐中没有主观性的悲剧成分,而这在贝多芬的音乐中是表现得那么强劲的。” 丰子恺这样说:“贝多芬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实在是这英雄心的表现。在莫扎特,音 乐是音的建筑,其存在的意义仅在于音乐美。至于贝多芬,则音乐是他的伟大的灵魂的
  表征,故更有光辉。即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贝多芬的音乐则是灵魂的艺术。”
  《音乐的故事》的作者保罗•贝克说:“人们有时把莫扎特和贝多芬称作音乐界的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前者注重结构的完美,后者则喜欢气势的恢宏。有时也把莫扎特和贝多芬比作歌德和席勒,前者的作品纯朴自然,而后者的作品感情浓烈、内涵丰富。”
  很少有人拿莫扎特和其他音乐家对比。拿莫扎特和贝多芬对比,说明他们两人地位
  旗鼓相当,也说明拿二者对比的人的心目中对莫扎特和贝多芬的态度以及对艺术人生的态度。
  我更愿意从这一点来对比莫扎特和贝多芬,即他们面对人生苦难的态度及其在音乐
  中的表现。之所以选择人生苦难这一点来作为比较基点,是因为这是他们两人共有的,无论是人生还是艺术,都是他们共有的磨难,也是他们共有的财富。
  疾病、贫穷、孤独、嫉妒、倾轧……如黑蝙蝠的影子一样紧紧跟随他们。谁会比他
  们更悲惨呢?只不过,贝多芬比莫扎特多了耳聋的悲惨,莫扎特比贝多芬多了早逝的悲惨。而且,同样生活在维也纳,莫扎特要贫寒得多,贝多芬虽有过贫穷的童年,但到维也纳
  不久就得到宫廷顾问官勃朗宁夫人的资助。同样死在维也纳,莫扎特的葬礼比起贝多芬由维也纳政府出面举办的 2 万人参加的葬礼,显得凄凉万分,他没钱买墓地,他到底埋
  在哪里也无人说得清。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如此深重的苦难,表现在他们的音乐中是那样不同。傅雷
  说莫扎特的音乐“从来不透露他的痛苦消息,非但没有愤怒与反抗的呼号,连挣扎的气
  息都找不到……音乐史家都说莫扎特的作品反映的不是他的生活,而是他的灵魂。是的,他从来不把艺术作为反抗的工具,作为受难的证人,而只借来表现他的忍耐与天使般的
  温柔。”他评价说:“没有一个作曲家的音乐比莫扎特的更近于‘天籁’了。”
  一个“天使”,一个“天籁”,傅雷特意用了这样两个词来形容莫扎特的音乐,这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丰子恺认为贝多芬的音乐是灵魂的艺术,莫扎特的音乐是感觉的艺术,他高度赞扬贝多芬的音乐更有光辉。
  B. 莫扎特在维也纳的时候,他的生活比贝多芬更贫寒,也更凄凉,他不像贝多芬有人资助,直到去世都很拮据,因此他的音乐没有反抗之声,有的只是默默的忍耐。
  C. 贝多芬的音乐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交响乐,代表了他的世界性成就,拥有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D. 莫扎特和贝多芬经常被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他们的地位相当,他们也都曾面临着人生的巨大的苦难,他们的音乐都同样抚慰和激励着世界所有的人。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人们有时会把莫扎特比作音乐界的拉斐尔和歌德,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具有结构完美、淳朴自然的特点。
  B. 贝多芬的《欢乐颂》里对欢乐的颂歌,拥有一种排山倒海的力量,体现了贝多芬
  对耳聋等厄运痛苦的超越。
  C. 贝多芬的音乐更符合大众的欣赏需求,比莫扎特的音乐更贴近日常,离我们的生活更近。
  D. 贝多芬的音乐可以给我们以战斗的勇气,莫扎特的音乐可以给人们带来无限的信
  心。在世界上所有的音乐家中,他们两人特别适合于中国人。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本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礼记》)
  B. 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够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质。(保•朗多米尔《西方音乐史》)
  C. 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西方哲学家论音乐》)
  D. 没有音乐,生命会是一场错误。(尼采《偶像的黄昏》)
  4. 傅雷用“天使”“天籁”形容莫扎特的音乐,为了证明这样评价是恰当的,作者采用
  了哪些方法? 请简要说明。 (4分)
  5. 有人说:“苦难可以造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苦难限制了人的视野,压抑了
  人的个性与梦想,但卑微的人在强大的苦难前却表现了一种坚忍和顽强,表现了一种
  生命的倔强。唯有敢于直面人生的苦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文中作者将莫扎特和
  贝多芬进行了比较,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他们面对人生苦难时在音乐中的表现。(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 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看 护
  孙犁
  一九四三年冬季,日寇在晋察冀“扫荡”了三个月,对在晋察冀的部队和人民来说,
  这是一段极端艰难的时间。那一两年里,我们接连遇到了灾荒。反“扫荡”的转移,是
  在“九一八”下午开始的,我们在沙滩上行军,不断地蹚水过河。情况一开始就很紧张,
  来不及穿鞋,就手里提着。接连过了几条小河,队伍渐渐也就拉散了,我因为动作迟缓,落在了后面。回头一看,只有一个女孩子,一只脚蹬在河边一块石头上,眼睛望着前边
  的队伍,匆忙地穿上鞋,就很快地跟上去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