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620字。

  2.3《峨日朵雪峰之侧》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徐凌,南朝陈时期的著名诗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既写了时间和地点,也描绘了一幅莽莽苍苍的关山图景,寄寓了客子身在边地思念亲人的幽怨情怀。
  B.远在羁旅中的客子与家乡高楼上的思妇同望三五之月,满怀伤离之情,两地情感同书,互相映衬,思念深重。
  C.诗中描写星旗云阵的方式与韩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地北风飞雪的方式虽不相同,却各尽其妙。
  D.“关山月”是乐府旧题,常用以抒写征人思妇怨离伤别之情。本诗虽大体没有超出这一传统主题的范围,但蕴涵丰富,艺术个性鲜明。
  2.有人认为,最后两句表达思妇盼归之情,也有人认为表达客子厌战之意,还有人认为表达夫妇充满矛盾的内心,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选择题
  3.下列对课文《红烛》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
  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他主要抓住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
  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
  D.“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
  4.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开辟鸿蒙,人类之初,亚欧大陆流传着许多想象奇特的神话传说。稍加比较可以看出,西方神话里的每一个神都有其______,而中国神话里的各路神仙各有不同甚至自相矛盾。当然,很多神话传说已经______在滚滚历史长河中了,但是今天的人们依然能够从东西方各种神话传说之间寻找出______的联系。
  A.一脉相承        淹没        千丝万缕
  B.来龙去脉        湮没        千丝万缕
  C.一脉相承        湮没        盘根错节
  D.来龙去脉        淹没        盘根错节
  三、语言表达
  5.疫情爆发后,全国多地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被赞为“最美逆行者”,许多文学爱好者也写了大量文章、诗歌、对联等予以称颂,请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白衣天使,妙手仁心赴荆楚;
  下联:                        。
  6.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每处不超过10个字),使文段语意完整,逻辑严密。然后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两条读后感想(每条不超过25个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