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0890字。
江苏省决胜新高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大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1~5题。
作为研究方法的“观念史”,是指从尽可能多的资料中追溯某一观念的性质及其历史作用, 对美学范畴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视域的拓展及跨界的追思。
运用观念史追溯美学观念的发生,探讨观念向范畴的沉淀过程,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中,需要利用各种文献、文物,在制源、哲源、人源等方面寻求突破性阐释。现代学科分类思想指导下的中国古代研究,将中国传统学术撕裂为各种碎片。观念史视野下的美学范畴研究,是以观念史之“针”, 重新串联起这些碎片,从而寻求对中国美学精神的会通性理解。
以往对美学范畴的研究出于学科自律,对本学科之外的文献缺乏必要的关注。其实,在文学艺术类文献之外,政治制度文献对美学范畴研究也有重要意义,应予以重视。江南山水美的发现, 导致晋宋以来山水文学的发达。赏、丽、清、远等范畴的兴起, 也与山水美的发现存在或隐或显的联系。江南山水之美为何会在中古时期被发现,这与晋宋时期实施的侨寄法、占山格等政治制度有着内在联系。晋宋之交的士人对江南山水的寻访、占据、开发活动,发展出对山水美的思考。加之受到玄风的影响, 他们的山水之赏, 侧重于对山水之丽、 清、远等的审美考量, 从而推动这些范畴的审美生成。
文艺美学“怪”“奇”范畴的形成,除了追求新变的艺术规律使然,对之或包容或禁毁的文艺政策亦发挥着潜在影响。唐代对怪奇文艺的包容政策, 是唐代盛世心态的折射和反映; 而唐代怪奇文艺则以雄奇怪伟的美学面貌, 为颂扬唐代盛世奏出了至强音符。清代对怪奇文艺的禁毁政策, 反使怪奇文艺与官方意识形态进入角逐场, 后者越是打击禁毁,越是凸显前者的意义和价值;前者又屡屡借助怪奇的美学面貌,批评反击后者。诸如八大山人“白眼向人”式的动物绘画, 呈现的正是一种无声的反抗。探讨中国美学范畴的生成,不能忽视政治制度对之的潜在影响,推进范畴研究也有待于超越学科界限的会通视野。
从哲学范畴到美学范畴,是大多数范畴的衍化路径。“气”是中国哲学的核心范畴,至魏晋时期进入文论领域。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 与汉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文以德为主”迥异, 成为魏晋文学自觉的标志性命题。“气”取代“德”成为文学本质的主导因素, 归因于“气”在哲学上的化生特性,它作为万物本源落实于文学层面,成为贯穿文学活动的红线:天地元气化生人与万物,人与万物的同源共鸣催生文学创作动机并最终决定作品的生命力。至南朝, 刘勰、钟嵘等人重点探讨文学之“气”,使之成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
“味”由哲学范畴转化为美学范畴, 以建构“味”的精神性内涵为前提。在西方美学中,味觉在柏拉图时代就被视为“非审美的感觉或低级的感觉”, 因为它不是空间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作为研究方法的“观念史”,主要是通过视域的拓展及跨界的追思来寻求对中国美学精神的会通性理解。
B. 对美学范畴的研究不仅要关注文学艺术类文献本身,还要重视政治制度文献对于美学范畴研究的重要意义。
C. 以雄奇怪伟美学面貌出现的唐代怪奇文艺,除了追求新变的艺术规律使然,也与唐代包容的文艺政策有关。
D. 风骨超形取神的特点迁移到书论、画论、文论等方面,形成全面的美学风骨理论,对中国美学产生深远影响。
2. 根据材料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政治制度文献对于美学范畴研究也有重要意义,江南山水之美在中古时期被发现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观点。
B. 清代的禁毁政策反而凸显了怪奇文艺的意义和价值,说明了政治制度对中国美学范畴的生成有着潜在影响。
C.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文以气为主”,表明作为中国哲学核心范畴的“气”,在魏晋时期已进入文论领域。
D. 建构“味”的精神性内涵是“味”由哲学范畴转化为美学范畴的前提,然而西方美学否定“味”的精神性内涵。
3. 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从“人源”探讨美学范畴的一项是(3分)
A. 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学”
B. 唐代的古文运动
C. 宋代的道法自然
D. 清代的文字狱
4. 1942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整风运动时发表了《反对党八股》的讲演。试结合文本分析这一演讲对追溯美学观念发生的意义。 (4分)
5. 如何运用观念史追溯中国现代美学的发生?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万里长江第一湾
刘上洋
在云南丽江的崇山峻岭中, 有一道十分壮美的景观, 这就是万里长江第一湾。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是这样奇妙无比。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腾南下的怒江、澜沧江和长江上游段金沙江,在巍峨绵延的横断山脉里并肩穿流,形成了世所罕见的“川”字形三江并流大观。然而,就在人们认为这三条巨龙继续会以不可阻挡之势齐头向南游弋的时候, 长江却在丽江境内突然掉头绕了一个180度的大弯, 毅然地向北飘然而去, 然后又折向东方,浩浩荡荡地奔向太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