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20360字。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法治的精髓和要旨对于各国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具有普遍意义,我们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
  最早给“法治”下定义的亚里士多德指出:“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
  后人对法治的定义无非是对亚里士多德原初“法治”定义的不断修正。19世纪英国宪法学家戴雪结合英国法治的历史实践对法治(法律主治)的概念作过三个层面含义的概括:一是法律具有至尊性;二是人民在法律面前平等;三是宪法保障个人权利。戴雪的法治定义强调了个人权利的宪法保障。20世纪英国法理学家约瑟夫•拉兹认为,“法治”一词意味着法律的统治,它由一些重要的原则构成,如法律的公开性、明确性、不溯及既往、相对稳定性、公正审判、司法审查、司法程序的简便性及不得滥用自由裁量权等。1955年6月,来自48个国家的法学家受国际法学家委员会邀请
  在希腊雅典举行的第一次国际大会上,对“法治”的概念作了三点阐述:国家必须遵从法律;政府应当根据法治原则尊重个人权利,并为实施个人权利提供有效的手段;法官应当受法治引导,公平地捍卫和实施法治。1959年1月5日至10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大会上再次肯定了雅典会议通过的法治原则,由于本次国际大会有来自53个国家的185名法官、律师和法律教师参加而使法治精神广为传播。
  (摘编自范进学《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之“四重维度”论》)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大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法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中国式现代化也对法治建设产生深刻的塑造作用,有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为人类法治文明进步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现代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戴雪对法治的定义是在结合英国法治历史实际后对亚里士多德所做定义的修正。
  B.法治精神在新德里国际大会后被广为传播,是因为有多国法律相关人士的参与。
  C.法治建设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对其产生深刻的塑造作用。
  D.作为现代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法治如鼎不被彰显,现代化进程将较难推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先后对“法治”的要旨、作用、内涵与原则等进行阐释,条理清晰。
  B.材料二通过比喻论证强调法治对现代化国家的影响,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
  C.材料二反复强调法治的重要性,相较而言,材料一比材料二更加客观理性。
  D.如果中国式现代化要想行稳致远,就必须厉行法治,走向二者深层次融合。
  3.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法律原则的相关论述的一项是(3分)
  A.法律签署后,法律文本及发布的公告、法律草案的说明、审议结果的报告等,应及时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的报纸上刊载。
  B.只有当人民代表的法意志被清楚地规定于条文中,才能使得法官不可能做出主观擅断的判决,法之保留方能发挥效力。
  C.新的刑事法律生效以后,对此前发生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未确定的行为,必须依照新的刑事法律进行重新审判或判决。
  D.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的制订应当客观、公正,善意、适度,符合常规,合乎理性;裁量结果应当符合法律的原则和幅度。
  4.请结合材料内容,在①②处填写合适的分论点。(4分)
  5.请根据材料二、给“中国式现代化”下一个定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奇   死
  莫 言
  成麻子带领鬼子兵轰炸完村里的草鞋窨子后,终于获得解放。他倚在一棵树上喘着气,听着从各家各户传来的鬼哭狼嚎声,腿自动地萎缩。他的背擦着柳树枯燥的皮,一滑到底。他忽然感觉到自己罪恶深重。村东头偏僻角落上那个数一数二的大窨子,每天夜里都聚着三十二十的男人,一边编草鞋,一边说笑。日本人往这个窨子里投进去四十多颗炸弹,爆炸过后,窨子就成了一个颓平的坟墓,只有一根支撑顶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