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480字。

  安徽省皖南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集中阐述我国对外工作大政方针、原则立场和制度体系,对我国发展对外关系作出总体规定的基础性涉外法律。而且中国是目前第一个有对外关系法的国家,因此这个立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国颁布对外关系法,既是在新的形势和国际环境下的自我完善,更是对旧范式的超越。通过一整部完整法律,确定了中国发展、中国外交的和平性质,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性质,以及开放性质,以往还没有其他哪个国家这么做过。这是对美西方渲染的“中国威胁论”最强有力的驳斥。打破了“国强必霸”逻辑的中国,开创出了新的对外交往模式,具有世界性意义。中国越强大,对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贡献就越大。只要是跟中国正常打交道的国家,都不难从对外关系法中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的善意和担当。
  与此同时,这部法律还给当下受逆全球化浪潮和地区热点冲突影响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了难能可贵的稳定性。比如,对外关系法明确了国家善意履行有关国际条约和协定规定的义务,还明确了国家采取措施执行联合国安理会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七章作出的具有约束力的制裁决议和相关措施。对外关系法旗帜鲜明地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定地捍卫国际公平正义。
  一些美西方舆论对中国的对外关系法感到紧张,甚至试图在第一时间抹黑它,这也是不奇怪的。这首先是美国长期滥用法律行为的自我投射。数十年来,华盛顿无数次以所谓国内法对他国搞“长臂管辖”,将国际法和国际准则踩在脚下,对其他国家大搞非法单边制裁或者恐吓胁迫,许多国家深受其害。现在他们看到中国出台了这么一部法律,自然会下意识地担心中国会不会用同样的手段“报复”美国。
  当然,中国的对外关系法出台的确有一个背景,那就是美国对中国的无理打压越来越过分。现在对外关系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表明了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决心。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外关系法是有牙齿的,谁要带着恶意跟中国打交道,试图侵犯中国正当叔益,谁就一定会感受到痛,这一点也是十分明确的。
  (摘编自《对外关系法,中国把态度摆到了桌面上》,环球时报2023.06.30)
  材料二:                            “和而不同”的外交思想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和而不同”的“和合”外交思想。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立,国家纷争。面对各国的差异,营造和谐相处的关系是重要的外交问题之一。正如孟子所说的“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和合”外交就是要承认彼此差异、不求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目前是世界上第一部对外关系法,以鲜明中国特色开创出新的对外交往模式,展示出中国对全世界的善意。
  B.中国颁布对外关系法具有世界性意义,如:有力驳斥“中国威胁论”;提出“处理国家与国际法关系”的中国答案利于全球治理体系稳定。
  C.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句中,“一花”百花”分别喻指世界文明的“同”与“和”;“春满园”说明世界因文明“和合”而丰富多彩。
  D.中国古代各诸侯国吸纳了孔子关于“德”的思考,形成了“亲仁善邻”的外交思想,当今中国与周边国家外交的基本方针也是这一思想的运用。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颁布对外关系法,集中阐述对外工作原则等,以法律形式确定发展、外交的和平性质,由此打破“国强必霸”的逻辑。
  B.与美国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对他国搞“长臂管辖”的做法不同,中国颁布的对外关系法是遵从国际法的,是正义的。
  C.晋国攻虢,虞国借道将战火引至邻国虢国,结果虞国亦被晋国所灭。“唇亡齿寒”的故事可以从反面论证要“亲仁善邻”。
  D.西方所说的“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与孔子《论语》中“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有相通性。
  3.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外交思想、外交关系、外交目标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古代的“和合”外交。
  B.文章以晏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才能“和合”共生。
  C.文章第六段引用日本学者的话,既能突出中国崇尚“和平友好”,又使论述客观。
  D.文章结尾句式多变“尽管……但是……”先抑后扬“没有……只有……”反差强烈。
  4.语文老师强调“在学习中要注重从典型素材中领悟写作的独特方法,并自觉运用于写作实践”。请你梳理材料二《中国古代的“和合”外交》的相关内容,归纳出该文对我们的论述文写作有哪四条启示?(4分)
  5.材料一中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是“和平”“善意”的,也是有“牙齿”的。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风筝仙女
  铁凝
  ①家居市区的边缘,楼房前边是一大片农民的菜地。凭窗而立,眼前地阔天高,又有粪味儿、水味儿和土腥味儿相伴,才知道你每天吃下去的确是真的粮食,喝下去的也确是活的水。
  ②我们不必担心再会有房子遮挡抛向远处的视线了。有消息说市政建设部门在规划把这片菜地变成一座公园。这使我们在侥幸的同时,又觉出一点儿失落,公园对于一座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