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450字。

  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第七课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发明了纸和印刷术,这两项伟大发明的普及促进了书籍的刊行和传播。但书籍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损坏,有的甚至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为此服务的文献修补技术也就相应发展起来。历史上众多工匠艺人在装订修复书籍的长期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逐渐形成一门专门工艺。古籍修复技术是保护历代古籍完整流传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古籍修复作为一项细致的手工操作技术,到清代乾嘉年间发展完善,我们今天所见的古籍修复技术,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涉及修复工具、修复材料、修复装订技法以及修复的原则。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人在古籍修复中非常注重工具的配备,如锤书用的平面铁锤、装订纸捻和订线时使用的铁锥子、下锥打眼用的木制敲槌等都是古人发明的,其他工具还有剪刀、裁割纸张的小刀、镊子、修复台、弯刀、排笔、鬃刷、喷壶、骨簪、夹板、锥板、纸壁、铅块、长方石、钢铿、压书机等,为古人有效地开展古籍修复装订提供了条件。古籍修复也十分注重材料的选择和搭配,主要体现在纸张、染料和浆糊等方面。用于古籍修复的纸张主要有棉连、罗纹、单宣、毛边、毛太以及各种棉纸等,主要染料有石、藤黄、槐黄、栀子、墨汁等,浆糊一般使用小考淀粉浆糊。作为装订修复古籍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工匠艺人首先必须懂得鉴别使用不同的材料和染料,学会制作浆糊的方法。同时还要熟悉历史上各个时期典籍的装帧形式。了解各个时期典籍所用纸张及不同地域的装帧风格。操作中,更需要有娴熟的技艺
  修复一本古籍往往涉及到诸多工序,一招一式皆有其规范与标准,这对从事古籍修复人员的素质修养及操作手法要求极高。前人修复古籍,针对不同的破损原因采取不同的方法,如书叶去脏、染书染纸、搭配旧纸、书叶溜口、修复揭纸、装裱书叶、喷水倒平、书叶划栏等技法都是必须掌握的。同时也有针对不同的损毁原因而设计的技法,如针对虫蛀、鼠啮的书籍,如何修补个别孔洞、修补全页孔洞、粘补书边、处理挖掉的印章等都有专门的修复技法。还有诸如对于水渍、霉变、火烬古籍的修复,对于两面有字的古籍的修复,都有非常巧妙的处理方法。装订作为修复古籍的一道工序,不同装帧形式的古籍有不同的装订方法。古人在实践中总结出了装订古籍的程序,主要有折叶、衬纸、接书背、锤平、齐栏、压实、订纸捻、裁齐、锉平、包书角、装书皮、锥眼、订线、贴书签、写书根等,形成了一整套装帧技法,既保护了书籍,又非常美观。
  古人在修复实践中总结出许多科学的修复技法,如“不遇良工,宁存故物”,就是避免进行破坏性修复的精彩表述。古人把修复分为“整旧如新”和“整旧如旧”两种,“整旧如新”的方法一般比较注重美观和艺术性,如“金镶玉”就是一种常见的整旧如新方式。“整旧如旧”法主张不破坏古籍原有的面貌和研究信息,在修复五代敦煌遗书时,曾不自觉地为修复者所采用。后来“整旧如旧”则是在比较科学的基础上产生的,在修复时避免修复者的干预,进行可逆的修复,都为今人所继承和采纳。
  (摘编自《中国古籍修复的历史与现状》)
  材料二:
  廉成春,是一名拥有 15 年经验的古籍修复师。从业至今,她修复了上千本古籍,其中最古老的一本北宋文集距今已有 800 多年。
  廉成春师承杜伟生先生,杜先生是一名正统的古籍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杜先生在国家图书馆从事古籍修复工作已 46 年,是全国古籍修复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古籍修复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在进行修复时尽量不破坏古籍原有的面貌,进行可逆的修复等。
  B.材料一主要对中国古籍修复的历史进行了总结,从修复工具、修复材料、修复装订技法以及修复的原则展开论述。
  C.材料二选取当下古籍修复行业的一位杰出代表人物,以她的经历、感受来展现古籍修复的发展新特点和古籍修复人才的专业精神。
  D.材料二中廉成春认为只要借助抖音等平台扩大古籍修复的影响力,就能让更多人加人到古籍修复事业中来。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因为古籍在长时间的流传过程中会被损坏,甚至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所以古籍修复技术
  也就相应发展起来。
  B.古籍修复技术成为一门专门工艺,离不开历史上众多工匠艺人在装订修复书籍的长期劳动过程中相关经验的积累。
  C.古人在修复古籍的过程中,不仅发明了修复工具,而且使用的修复工具多种多样,这些工具是有效开展修复工作的前提。
  D.相较于比较注重美观和艺术性的“整旧如新”的修复原则,“整旧如旧”原则更加科学,这一原则被今人所继承和采纳。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关论证,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材料一列举各种修复方法,论证了古籍修复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操作手法要求极高。
  B.材料一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对中国古籍修复的历史和现状作了总结和归纳。
  C.材料二首段在介绍廉成春时,运用列数字的方法,强调了她在修复古籍工作中经验丰富
  D.材料二多次运用引用论证,直接引用廉成春的话,展现了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4.请结合材料二,谈谈成为一名优秀的古籍修复师应具备哪些条件。(4 分)
  5.请结合两则材料,从国家的角度谈谈如何推动当下中国古籍修复行业积极健康发展。(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三月香雪
  铁 凝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是一家文学杂志的小说编辑,工作之余我在小说《哦,香雪》那样的山区农村有过短暂的生活。还记得那是一个晚秋,我乘火车在北京与河北省交界处的一个小村下了车。站在高高的路基向下望去,就看见了村口那个破败的小学校:没有玻璃、没有窗纸的教室门窗大敞着,一群衣衫褴楼的小学生正在黄土院子里做着手势含混、动作随意的课间操,几只黑猪白猪就在学生的队伍里穿行••..•.贫瘠的土地和多而无用的石头使这里的百姓年复一年在困顿中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