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6540字。

  六安市裕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仁是孔子所宣扬的最高道德原则。《吕氏春秋•不二》云:“孔子贵仁。”这是符合事实的。但在春秋时代,孔子以前,仁已经是一个公认的道德准则了。《左传•僖公三十年》记载,晋大夫臼季云:“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又《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楚郧辛曰:“《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又《左传•昭公十二年》记载孔子对于楚灵王的评论说:“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孔子以“克己复礼”为仁,乃是引述“古志”之言。
  过去多数学者认为,孔子并没有给出仁的完整界说。我不同意此种观点,我认为孔子确实曾经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论语》记载:“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这里,孔子区别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子贡误以圣为仁,混淆了圣与仁的不同层次。孔子区别圣与仁,因而必须讲明仁的完整含义,必须如此才能揭示圣与仁的不同意指。而且这里“夫仁者”三字也正是确立界说的格式。所以我认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乃是孔子所讲关于仁的界说。
  (节选自张岱年《仁和仁义》,有删改)
  材料二:
  孔子“贵仁”,同时也宣扬“义”。据《论语》所记,孔子尝说:“君子义以为上。”(《阳货》)“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卫灵公》)“见义不为,无勇也。”(《为政》)“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雍也》)“见得思义。”(《季氏》)孔子所谓义即道德原则之义。仁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义则泛指道德的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讲仁,又讲义,但据《论语》所载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贵仁”,就是因为孔子的重视,“仁”才成为公认的道德原则。
  B.在“孔子是否给出关于仁的明确界说”问题上,张岱年与过去许多学者的观点不同。
  C.子贡误以圣为仁,在孔子看来,主要是颠倒了圣与仁的层次。
  D.“仁”是孔子的最高的政治原则和道德准则,也是他全部思想的核心之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不曾以仁义相连并举,真正将仁义并举,是孔门的再传弟子。
  B.孔子在很多地方讲到仁,意思很宽泛,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
  C.孟子多次以仁义并举,仁义是孟子道德学说的核心。
  D.孔子认为选拔人才,既要看其出身的高低,更要注重个人的道德、学问和才能。
  3.结合材料内容,判断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孔子“仁”的思想范畴(   )(3分)
  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克己复礼。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第2自然段的论证思路。(4分)
  5.选文三则材料在论述内容上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5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狗之晨①
  老 舍
  东方既明,宇宙正在微笑,玫瑰的光吻红了东边的云。大黑在窝里伸了伸腿,把嘴更往深里顶了顶,稍微一睁眼,只能看见自己的毛。
  “大黑!”
  老太太!大黑的灵魂是在她手里拿着呢。假如不服从她,而她三天不给端那热腾腾的食来?好吧,夹起尾巴,到门洞去看看。顺着门缝往外看,喝,四眼已经出来遛早了!四眼是老朋友:那天要不幸亏是四眼,大黑一定要输给二青的!二青那小子,处处是大黑的仇敌: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