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500字。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试题卷
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达作者送别友人的旷达胸怀和真挚友情的诗句是,。
(2)成语“秋水伊人”源自《诗经•蒹葭》中的诗句:,
。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诗人巧妙地运用 “临渊羡鱼,不如退面结网”,另翻新意,暗含自己渴望出仕心境的句子是:,
。
(4)《诗经关雎》中“,”是全诗的诗眼,表达男子都喜欢美丽而贤惠的姑娘。
(5)《小石潭记》中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是:
,。
2、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
诗的源头是歌谣。上古时候,没有文字,只有唱的歌谣,没有写的诗。一个人高兴或悲哀的时候,常愿意将自己的心情诉说出来。日常的言语不够劲儿,便用歌来唱;一唱三叹得回cháng 荡气。唱叹再不够的话,手就舞起来了,脚也蹈起来了,反正要将劲儿使到了家。碰到节日,大家聚在一起酬神作乐,唱歌的机会更多。或一唱众和,或彼此竞胜。传说葛天氏的乐八章,三个人唱,拿着牛尾,踏着脚,似乎就是描写这种光景的。歌谣越唱越多,虽没有书,却存在人的记忆里。有了现成的歌儿,就可借他人的酒杯,浇自己块lěi;随时拣一支合适的唱唱,也足可消愁解闷。若没有完全合适的,尽可删一些改一些,到称意为止。流行的歌谣中往往不同的词句并行不悖,就是为此。可也有经过众人修饰,成为定本的。歌谣真可说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了。
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徒歌是随口唱。徒歌先有节奏,手舞脚蹈便是帮助节奏的;可是乐歌的节奏更规律化些。到了《诗经》时代,有了琴瑟钟鼓,已是洋洋大观了。歌谣的节奏最主要的靠重叠或叫复沓;本来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感表达到家就成,用不着说多余的话。重叠可以说是原始歌谣的生命,节奏也便建立在这上头。字数的均齐、韵脚的协调,是后来有了文字才发展出来的。有了这些,重叠才在诗歌里失去主要的地位。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想是最初的写的诗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一唱众和( ) 回cháng( )荡气
块lěi( ) 复沓( )
(2)下列短语与手舞脚蹈”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洋洋大观B、兴高采烈 C、守护自然D、手脚利落
(3)这篇文字选自《经典常读》,作者是谁?(2分)
(4)如何理解歌遥是“一人的机锋,多人的智慧”?(4分)
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为了倡导节约,守护自然资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某校八(2)班将举行“践行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13分)
(1)请你为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要求生动形象,具有校园
气息。(3分)
(2)为宣传“践行低碳生活”的意义,八(2)班决定出一期以
“低碳生活”为主题的黑板报。请你为黑板报设计其中一
个栏目,并简要介绍栏目设计的目的。(4分)
栏目:
设计目的:
(3)班委会决定以八(2)班全体同学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发
出“践行低碳生活”的倡议。请你按要求进行修改。(6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气候变暖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问题。(A)频发的灾害性气候已经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巨大的威协。面对同一片蓝天、身处同一个地球,我们每个人都有职责去保护环境,拯救地球。为此,(B)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关爱地球,还我绿色”的倡议,倡导大家建立低碳理念,创造绿色家园。为此,我们应努力做到:
1、节约每一张纸
2、及时关灯,节约每一度电。
3、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
过低碳生活,做绿色公民!我们一起行动吧!
2023年4月16日 八(2)班全体同学
①划线句子A有一个错别字,应将“ ”改为“ ”。
②划线句子B有一处词语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③倡议书中有一处格式错误,请提出修改意见。
二、阅读(55分)
【一】(22分)
故乡的密码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故乡是有密码的。
故乡的密码,隐藏在方圆几十里的盐湖下,一年 年,然把根深深地扎在土增深处,然后奋力地开出一朵朵硕大洁白的盐花、打捞上来的盐,堆 粉维出,像从苍穹飘落的云,苍凉的土地瞬间羽化成仙,散发着缕缕轻盈。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沿湖而居的父辈,靠下盐湖吃饭。很早以前,下盐湖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劳力。一辆毛驴车,一只铁耙,一把铁锹,一包干粮,一身使不完的力气,便是下湖人的所有。
慢慢地,下湖人群里,有了妇女的身影,她们跟着自己的男人,在盐湖里打捞生活。日复一日,脚下的雨靴被盐渍浸得发白。发白的,还有她们的黑发和题角的皱纹。
故乡的密码,隐藏在庄稼地里,春天扬花吐穗的麦子,夏风拂过玉米修长的叶子,秋日的夕阳把上等的胭脂涂抹在苹果上。一场薄雪过后,落尽叶子的杨柳、榆树,渐渐进入悠远的梦乡。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