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00字。  第一单元
  单元训练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撮豆(cuō)  偏僻(bì)  油馍(mó)
  B.行辈(háng)    脑畔(pàn)    凫水(fú)
  C.糜子(mí)    絮叨(xù)    眼眶(kuāng)
  D.归省(shěng)    疲倦(juàn)    登时(dè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这场大型武术舞台剧融合了声光电技术,场面极其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B. 在老师的教育下,小明终于大彻大悟,不再随意传播谣言。
  C. 当舞者的动作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D. 对于懂人情世故的人而言,凡做事就一定要讲究礼数。
  3.下列字形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恬静  凫水  弄潮  大失所望
  B.明淅  严峻  斡旋  兴高彩烈
  C.亢奋  蓦然  羁拌  惊心动魄   
  D.诱惑  燥热  辨论  人情事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C.《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D.袁隆平坚信,自己的“禾下乘凉梦”一定能梦想成真——水稻比高粱还高,稻穗比扫帚还长,稻谷像花生米那样大,他和他的助手们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社戏》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B.《回延安》以“信天游”的形式,写诗人回到阔别十年的延安,看到延安的巨大变化,表达了诗人无限兴奋和喜悦的心情。
  C.《安塞腰鼓》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D.《灯笼》以散文的笔法,抒写了灯笼的制作方法和演变过程,从不同侧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作者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鲁迅先生的《社戏》体裁是散文,选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此外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均选自这个集子。
  B.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而赏花灯是民间习俗之一。吴伯箫的散文《灯笼》一文中就有许多有关元宵节的节日习俗。
  C.《回延安》是我国诗人贺敬之写的一首抒情诗,采用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富有地方色彩,展现了浓郁的陕北风情。
  D.《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陕西延安人。他的《羊想云彩》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
  7.班级举行以“探寻节日习俗,感受文化情怀”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题目。(12分)
  (1)选择合适的句子,将四副对联补充完整,使之符合节日(节气)和对联的特点。(只填序号)(8分)
  ①往日牛郎常拭泪  ②山意冲寒欲放梅
  ③喜见树前闹杏花  ④开门迎春春满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