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500字。 第五单元
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8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3题。(9分)
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①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②màn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动人,所有色彩轻淡柔和,交相辉映,妖媚迷人。我们干脆就地而坐,饱览独特美景。这一彩幻只是稍作驻留,顷刻间便飘忽不定,相互交融,暗淡隐去,可又骤然反光灼灼,瞬息万变,真是无穷变幻,纷至沓来;洁白轻薄的云朵,微光闪烁,仿佛身披③霓裳羽衣的纯洁天使。马克•吐温《登勃朗峰》
1. 给选文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①斑斓②màn舞③霓裳
2. 下列不属于“纷至沓来”近义词的一项是()(3分)
A.接踵而来 B.络绎不绝 C. 礼尚往来 D.川流不息
3. 下列词语中短语结构与“奇形怪状”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皑皑白雪 B.粉红嫩绿 C.瞬息万变 D.彩霞满天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B.此刻倒霉迹象纷至沓来,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
C.潭水映照雪山,真让人目眩神迷啊。
D.队伍分散开去,络绎不绝,前后长达一英里左右。
5.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按照规划,本市将修建飞机场,机场建成以后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与“生活水平”搭配不当,应去掉“和改善”)
B.文化和旅游部近期部署查处恶搞英雄烈士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制度。(“规范”与“制度”搭配不当,应将“制度”改为“秩序”)
C.名扬世界的丽江古城四方街是木氏家族明朝年间率领百姓建筑而成的。(语序不当,应把“明朝年间”移到“木氏家族”前)
D.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见。(成分残缺,应在“校庆”后加“活动”)
6.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3分)
A.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
B.我们拾阶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耸入蓝天,最后仿佛独踞苍穹。
C.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
D.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壶口瀑布》中作者分别在雨季和枯水季两次前往壶口瀑布,看到了不同的景象,并得出了人要经历磨难,才会铸就自己的伟大性格的深刻理解。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中作者随电影摄制组爬上砾石堆,走过草坝子,在冰塔林的砾石堆上欣赏各拉丹冬的整体美景,然后从砾石堆上下来,沿冰河接近冰山。作者虽不幸在冰河上摔伤,却依然坚持,精神可嘉。
C.《登勃朗峰》的作者马克•吐温是美国著名作家,幽默讽刺是他的写作特点,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写游记时,应重点交代游踪,通过游踪记述游览的经过,景物和感受可略写。
8.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这一次来到黄山北海,早晨天还没有亮,就有人跑着、吵着去看日出。我一骨碌爬起来,在凌晨的薄暗中摸索着爬上曙光亭,那里已经是黑压压的一团人。我挤在后面,同大家一样向着东方翘首仰望。天是晴的。但在东方的日出处,却有一线烟云。。
①一转眼间,它就涌了出来,顶端是深紫色,中间一段深红,下端一大段深黄。
②然而立刻就霞光万道,白云为霞光所照,成了金色,宛如万朵金莲飘悬空中。
③最初只显得比别处稍亮一点而已。
④须臾,彩云渐红,朝日露出了月牙似的一点。
A.①④③②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①③
9.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教材推荐的中学生课外阅读名著之一。这部小说是作者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出版后对全世界一代代青年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有一段话意义非凡:人最室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是,他在(人名)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的。在革命的熔炉中,他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为无产阶级战士。
(2)这段文字回答了作为青年人最迫切需要回答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_________。
10.班里准备在阅读节组织一场辩论会,主题是“今天我们该如何阅读”。同学们的观点分为两种,一种认为“纸质图书阅读更好”,另一种认为“数字化阅读更好”。从这两种观点中选择一种,写一段即席讲话的发言稿,发表你的见解。(6分)
要求:(1)观点明确,理由充分。(2)表达得体,语句通顺。(3)120字左右。
。
11.古诗文默写。(4分)
①,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③,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二、阅读与表达(52分)
(一)阅读下列两个文本,按要求完成12-16题。(26分)
【甲】《壶口瀑布》节选
①壶口在晋陕两省的边境上,我曾两次到过那里。
②第一次是雨季,临出发时有人告诫:“这个时节看壶口最危险,千万不要到河滩里去,赶巧上游下雨,一个洪峰下来,根本来不及上岸。”果然,车还在半山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时,正是雨季,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面的水还是一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震耳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于是,只急慌慌地扫了几眼,我便匆匆逃离,到了岸上回望那团白烟,心还在不住地跳……
③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④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⑤看罢水,我再细观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