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500字。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A)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关关雎鸠,。(《关雎》)(1分)
  (2)蒹葭采采,。所谓伊人,。(《蒹葭》)(2分)
  (3)《小石潭记》中表明不可以长时间停留于小石潭的原因的句子是:,
  。(2分)
  (4),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
  (5)默写完整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zhě zhòu(        )变形。                                                                    
  (2)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zhēng lùn bù
  xiū(            )。     
  (3)单调kū zào(        )的数字竟能如此进一步激发爱鸟者的感伤。                        
  (4)时间是没有脚的,而人们却想出了许多法子记录下它的zōng jì(        ),用钟
  表、用日历……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胆大心细,每一件事都做得天衣无缝。
  B.我们学校的篮球队打败了对手,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正耀武扬威地向我们走来。
  C.对于这些谣言,我选择保持缄默,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不攻自破的。
  D.五月,校园里弥漫着栀子花的香味。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校开展“书香班级”的阅读活动,各班涌现出了大量的先进事迹。(把“事迹”改为“人物”)
  B.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在“依法打击”后加“犯罪行为”)
  C.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删除“的生活”)
  D.要是一篇文章里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文字”移到“即使”后面)
  5.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4分)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10月1日上午,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用一场盛大阅兵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彰显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强起来的雄心壮志。 
  10时17分,阅兵式在嘹亮的号角声中拉开序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乘红旗牌检阅车,检阅在东长安街上整齐列阵的三军部队。随后,千人军乐团奏响《请您检阅》乐曲,分列式开始。当1.5万名官兵、580台装备、160余架飞机组成的59个方梯队以气势磅礴的阵容通过天安门广场时,整个中国为之沸腾。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20字。(2分)
  (2)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与文中画线部分句式一致,符合语境,上下文连贯。
  (2分)
  70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一朵鲜花点缀不出绚丽的春天,一个音符谱写不了动人的乐章,。让我们紧密地团结起来,不忘初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处处志之/寻向所志
  B.闻之,欣然规往/村中闻有此人
  C.寻向所志/寻病终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天下独绝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文中最后写刘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
  (二)(9分)
  李贺写诗
  长吉①细瘦,通眉②,长指爪。能苦吟疾书,最先为昌黎韩愈所知。所与游者,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为密。每旦日出与诸公游,未尝得题然后为诗,如他人思量牵合③以及程限为意。恒从奚奴④,骑疲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来始已耳!”上灯与食。长吉从婢取得书,研墨叠纸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吊丧日⑤,率如此。
(选自李商隐《李贺小传》)
  【注释】①长吉:李贺,字长吉,中唐著名诗人。②通眉:两眉相连。③思量牵合:设法凑合题意。④奚奴:奴仆。⑤吊丧日:遭遇不幸或去慰问不幸者的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