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410字。
10《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同步练习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东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藂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B.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C.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D.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2.下列对文中加点字词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癸丑是干支纪年,古人用十二天干和十地支依次两两相配纪年。
B.丝竹是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
C.黜陟,与古代官职的进退升降有关,文中“黜”是指官职的提拔、升迁,“陟”指降职、罢免。
D.乙文是一篇赠序,赠序一般放在著作正文之前,不能独立成文,内容多是勉励、推崇、赞许之辞。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时的情形,融叙事、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是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B.甲文语言或骈或散,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错落优美。文笔洗练,自然有致,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
C.乙文刻画了骄奢的权贵和趋炎附势的小人的丑态,批判了当时无才小人执掌政权的黑暗政治环境。
D.乙文末段先用“壮之”表达了对李愿的话的赞同,再以“歌”极言盘谷之美和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5.乙文第四段中,李愿发出“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的疑问,你认为“其于为人”是“贤”还是“不肖”,为什么?请结合本段回答。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晋)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