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00字。
新教材 统编版 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第6课 教学设计
第6课 《为了忘却的记念》
目录
一、素养目标
二、学习资源
三、教学素养
四、预习任务
五、作者背景常识
六、鉴赏活动
七、文本研读
八、文本联读
第6课 《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素养目标
人文主题——苦难与新生
1.体会革命志士的革命精神和伟大人格,感受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文化,获得崇高的体验以及革命传统的浸润。
2.了解中国革命的伟大历史进程,思考革命的意义,理解革命文化的精神内涵,树立文化自信、道路自信。
语文素养
1.深刻认识革命传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2.了解纪实作品和虚构作品各自的特点和表现手法,欣赏作家塑造艺术形象的深刻功力和富有个性的创作风格。
3.拓展阅读革命文学作品,尝试自主编辑作品集。
二、学习资源
本单元共有六篇作品,分为三组。前两组分别为纪实性较强的散文和报告文学,后一组是以虚构为主的小说。
这六篇作品通过各有侧重的表现内容和各具特色的艺术创作,相互映照,在表现革命斗争艰苦与悲壮的基调下,在革命的宏大叙事和严肃主题中注入一丝浪漫和宁静的气息,使革命的图景呈现出历史的真实感和文学的艺术性。
1.两篇散文:《记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记念》
这两篇文章都是写人记事的纪念性散文,都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和对反动势力的痛恨,展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仁人志士英勇斗争的历史场景。这两篇文章主题相近,写法相似,都带有很强的抒情性,但前者的抒情直露显豁、汪洋恣肆,后者则使用了不少曲折隐晦的手法,学习时要认真体会。
2.一篇报告文学:《包身工》
《包身工》这篇报告文学将目光投射到被欺凌压榨到连最基本的人身自由都没有的群体身上,引发世人对包身工的普遍关注,在突出表现旧中国人民的苦难的同时,更揭露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级矛盾的尖锐和复杂。
3.三篇小说:《荷花淀》《小二黑结婚(节选)》《党费》
这三篇小说在展现革命斗争和生活画面时各有侧重,《荷花淀》既写生活也写战斗,《小二黑结婚(节选)》侧重展现新生活的面貌,《党费》突出表现斗争的残酷。三篇小说合为一组,较好地体现了小说这一文体艺术化地反映革命历程、表现革命精神的特点。
三、教学素养
1.分析人物形象,学习文章通过具体事件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理解文中重要词句的丰富含义。
3.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学习文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在风雨如磐的漫漫长夜,鲁迅用充满血泪的文字寄托对牺牲烈士的深切哀痛,表达对正义力量的信心。《记念刘和珍君》赞扬了以刘和珍为代表的“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为了忘却的记念》感叹白莽、柔石等人的牺牲使“中国失掉了很好的青年”。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青年革命烈士的哀悼、景仰之情以及对反动势力的痛恨之意。
四、预习任务
(一)给下列加点(红色)的字注音。
竦身(sǒng) 不屑(xiè) 罗曼谛克(dì)
惴惴(zhuì) 爱憎(zēng) 戳穿(chuō)
吮血(shǔn) 冯铿(kēng) 涅槃(pán)
客栈(zhàn) 挈妇(qiè) 拓荒(tuò)
(二)辨析下列词语,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1.简洁•简捷
[辨词] 两者都是形容词,都有“简单”的意思。“简洁”指(说话、行文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简捷”指直截了当,或指简便快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