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740字。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50分钟 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 一 )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5 小题。
材料一:
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 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 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 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 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 苦奋斗的精神。
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 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 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伟大长征精神,作为 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 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80多年前,长征的胜利鼓舞了当时大批进步青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投身革命事业,这直接促进了我们党和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大发展。80多年后的今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新的长征。长征精神没有丢,不能丢,更不会丢,因为它具有更多新的时代意义。
长征途中,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革命战士为何有如此英雄气概,答 案是他们坚守着共产主义信仰追求,正所谓“心有所信,才能行远;不忘初
1.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长征留给我们最可宝
贵的精神财富。
B. 一个民族要想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在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是实现
这一目标的唯一条件。
C. 长征精神启示我们,只有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直面困难,接受挑战,才能在新时代
阔步前行。
D. 在红军途经少数民族地区时,很多少数民族同胞主动为红军带路、送粮草、救护伤病
员,这说明,长征途中,红军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征确的一项是( ) ( 3 分 )
A. 长征的历史告诉我们,只要依靠人民群众,发展群众路线,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 布热津斯带着家人“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的最大收获之一便是认识到了长征及
其意义,同时也对前行中的中国有了深刻的认识。
C. 外国青年对中国革命史和对中国红军并不感兴趣,重走长征路,就是为了寻找支撑自
己生命的,能够更有力量走下去的力量和精神源泉。
D.人类文明能够发展至今的必不可少的就是长征精神,因此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伟大的
长征精神,不仅仅属于中国,也必然属于全人类。
3. 下列说法中,下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3 分 )
A. 闽南师范大学校团委组织团员开展“重走红军路”主题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们体验“红
军长征路”,提升新时代青年的思想和精神境界。
B. “他们这种长征精神,将成为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我也会坚守和发扬这种精神,走
好我今后的人生路。”广西大学生“重走长征路”主题活动结束后,参加的学生这样说。
C. 近日,共青团江西省委“创在江西”青创AI 基地举行电影《红色往事》公益放映活动,这标志着电影《红色往事》“重走长征路公益放映万里行”活动正式开始。
D.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推进,某地组织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沿着红军在当地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从红色基因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4.材料一是习近平同志讲话的节选部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是这篇讲话的重要特点, 请从结构或语言的角度(二选一),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该特点的。 ( 4 分 )
5. 三则材料都围绕长征展开,各侧重于哪一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 6 分 )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6~9小题。
桥边的老人
海明威
一个戴着钢丝边眼镜的老人坐在路旁,衣服上尽是尘土。河上搭着一座浮桥,大车、卡 车、男人、女人和孩子们在涌过桥去。骡车从桥边蹒跚地爬上陡坡, 一些士兵帮着推动轮辐。卡车嘎嘎地驶上斜坡就开远了,把一切抛在后面,而农夫们还在齐到脚踝的尘土中踯躅着。但那个老人却坐在那里, 一动也不动。他太累,走不动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