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320字。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瑞安区6校联考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温馨提示】请你认真审题,细心答题,发挥出最佳水平。
  1.全卷共6页,13小题。总分100分(含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背景介绍]
  [问题聚焦]
  随着年龄的增长,寻找友谊更难了吗?
  [研读探究]
  1. 下面是关于“朋友”的名人名言,请你根据要求写出汉字、辨别读音。(4分)
  2.几位同学对“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与朋友如何交往”等话题进行了讨论,请你将下面的研讨记录补充完整。(13分,①—⑧各一分,⑨5分。)
  小莘:“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真正的朋友是志趣相投,思想契合之人。
  小塍:真正的朋友能于困境中给对方慰藉。春末夏初,李白惊悉好友王昌龄被贬流放,他宽慰友人:  ①▲  , ②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小语:对真正的朋友而言,空间的变化,从来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距离。《峨眉山月歌》中描写了李白外出远游,夜间乘船,离友人愈远,思念愈甚:  ③▲  ,   ④▲    。杜甫和李龟年在飘流颠沛中于落花时节重逢,一句“   ⑤▲   ,  ⑥▲   ”,虽黯然而收,但朋友间的懂得,无言也暖。
  小莘:很多朋友间的友情往往都是从误解开始的。因为当我们遇到一个陌生人时,我们可能会根据外表、言谈举止进行评价。你看右图,鲁迅先生和范爱农的交往便是如此。
  小塍:是呀,友谊往往起于误会,只有在交流和经历中,彼此相知相交。你的图很直观,但缺了主要事件,我们一起补全吧。
  小语:我觉得鲁迅先生和藤野先生的交往也是如此,起于误会,合于三观,敬于人品。大家是否赞同我的看法?
  小塍:                             ⑨ ▲                                      
  小莘:大家讲得真好!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我们会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交往内容丰富了;有时候又觉得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变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关系更加密切。
  3.下面是关于“朋友称谓”的部分资料,请根据要求进行回答。(4分)
  朋友称谓 出处
  ①▲  
  时衡未满二十,融已五十,重衡才秀,忘年也。张鹭《文士传》
  车笠之交 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他日相逢卿当下。
  《太平览记》
  管鲍之交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也!”此世称管鲍善交者,小白善用能者。
  《列子??力命》
  ⑴参考表格内容,根据交友特点,将表格①处的朋友称谓补充完整。(1分)
  ⑵请根据表格内容,从下列选项中,选出“车笠之交”的正确含义( ▲ )(3分)
  A.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B.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
  C.心志相通,情投意合的朋友。        D.童年时代就要好的朋友。
  [交友体验]
  《世说新语》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少年形象。假如可以穿越时空,你愿意和谁做朋友呢?请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17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方正”篇
  (乙)张苍梧是张凭之祖,尝语凭父曰:“我不如汝。”凭父未解所以,苍梧曰:“汝有佳儿。”凭时年数岁,敛手曰:“阿翁,讵①宜以子戏父?”
  ——“排调”篇
  (丙)何晏七岁明惠若神魏武奇爱之。以晏在宫内,因欲以为子。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人问其故,答曰:“何氏之庐也。”魏武知之,即遣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