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630字。

  《为了忘却的记念》同步练习
  课文总结
  一、写作背景
  《为了忘却的记念》选自鲁迅的《南腔北调集》,是为纪念“左联”五烈士而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反动派配合反革命的军事“围剿”,疯狂地进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他们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艺运动,一方面大肆建捕、拘禁、秘密杀害革命作家。1931年1月17日,柔石等五位革命青年作家被捕;同年2月7日,被秘密杀害于国民党反动深设在上海龙华的特务机关淞沪警备司令部。鲁迅当时发表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和前驱的血》《黑暗中国的文艺界的现状》等文章,深刻据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1933年2月7—8日,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又写了这篇纪念文章。
  “左联”五烈士,指的是五位革命作家白莽、柔石、冯铿、李伟森和胡也频,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员。
  二、内容分析
  本文题作《为了忘却的记念》,“忘却”与“记念”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放在一起看似矛盾,但实际上寄寓着深刻的含义。这里的“忘却”是“摆脱”“搁置”的同义语,作者想说的是将由战友牺牲而带来的无比悲痛暂时搁置一边,把情绪从始终支配着自己的悲痛中摆脱出来,化悲痛为力量,以更有效的战斗来纪念死者。“为了忘却”实际上是“为了战斗”,而唯有战斗,才是对烈士的最有价值的纪念。这个标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感情、坚强的斗志和必胜的信念。
  全文由五节组成。
  第一节,作者首先以沉痛的语句表明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接着便按照时间线索展开记叙,回忆了烈士们遇害的时间和当时无法公开发表纪念文章的情况,并着重写与白莽的三次会面,记叙了与白莽交往的情况和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
  第二节集中写柔石,用一个“硬气”、一个“迂”,揭示出柔石耿直忠诚的性格。这节的最后,写柔石带来冯铿,简略地叙述了对冯铿的印象。
  第三节简叙白葬和柔石是“左联”成员,表明作者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最后谈到白莽、柔石的被捕,过渡到第四节。
  第四节是全文的重点,叙述柔石等青年作家被捕后的情况。分两条线索:一条是柔石等革命者被捕的经过、狱中情况和最后的牺牲;一条是作者的境遇和悲愤的心情。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揭露了反动派的残酷卑鄙,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极端愤慨和对烈士们的沉痛哀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