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150字。
内黄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十堰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简称东风)的建设是当年三线建设中成功的典型范例,是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在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汽车工业文化将东风人、十堰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优良品质展现得淋漓尽致。见证岁月变迁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和老一辈创业者们留下的“三大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
马灯照亮东风人的创业路。回首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是一幅偏远落后的景象。据十堰市档案馆的资料记载,当时的十堰镇中心地带只有百十户居民、几家小商铺,现代工业一片空白,被人们形象地戏称为“重工业是铁匠铺,轻工业是豆腐坊”。
进入20世纪60年代,第二汽车制造厂(以下简称二汽)在鄂西北的十堰拔地而起。经过了50多年艰难而辉煌的发展历程,当年操着天南海北方言的数十万建设者们涌入这个曾经寂静的小山沟。从搭建芦席棚、点着马灯开始,再到干打垒建房,一锤一斧、一砖一瓦建立起了现代汽车城。艰苦创业、勇于创造、激情奉献是十堰的城市灵魂、血脉基因。一代代东风人奋发图强,克服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缺乏的重重困难,开创了“中国式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创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奇迹,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历经50多年的发展,十堰从一个偏僻的山区小镇成为年均生产销售各类汽车100多万辆、国内生产总值1000多亿元的现代化汽车城。“汽车城”成为十堰的三张靓丽名片之一。
“三大精神”是十堰人的传家宝。建厂技术功臣支德瑜,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筚路蓝缕,擎起马灯,支德瑜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使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取代锻钢制造EQ140发动机曲轴,并在新材料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为汽车材料国产化和2.5吨越野车、5吨民用车的量产做出卓著贡献。“中国悍马”——“猛士”的缔造者、曾任东风汽车公司产品总设计师的黄松,自2002年起带领团队攻坚6年,冲破国际技术壁垒,创新5项理论方法,应用19项新工艺新材料,掌握75项专利技术。在全部15项战技指标中,“猛士”有12项超过美军“悍马”,经济性、生存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是对“三大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芦席棚、干打垒、马灯,这些承载着东风人早期艰苦创业回忆的词汇,演化成“三大精神”——“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这三大精神变成东风人的传家宝。二汽创业初期,领导和群众一起劳动,同一个食堂排队打饭,同一盏昏暗的马灯下工作奋战,在低矮的芦席棚里生活办公,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设厂房。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斗志昂扬,打下了汽车发展的基业。这种精神流传下来,经过提炼升华,概括为“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干打垒精神”。
从铁匠铺、豆腐坊,到名扬中外的“东方底特律”,十堰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东风”的发展史,汽车工业遗产是城市的重要记忆。从这个角度看,第一代东风人留下来的“三大精神”,不仅是东风汽车公司的传家宝,也是十堰人的传家宝。
汽车工业文化成为十堰城市的灵魂。在十堰5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巨大体量的厂房、车间、机械、设备等丰厚物质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也创造了以“三大精神”为代表的精神财富,共同构成了丰富厚重的汽车工业文化资源。这种文化与十堰的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十堰的城市基因和灵魂,深深融入十堰人的血脉之中。进入新时代,十堰在全市进一步宣传、传承和发扬“三大精神”,加大汽车工业文化宣传、保护和传承工作力度。
2016年6月,十堰市拉开了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序幕。市文体新广局组织开展“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在行动”图片展览,全面展示了十堰市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现状和成果,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十堰人熟知。2020年7月,汽车工业文化被纳入首批十堰“历史文化活化工程”名单。
(摘编自何利《历经50多年奋斗 汽车文化融入十堰人的血脉》)
材料二
为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充分发掘、利用汽车工业文化资源,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投入3500万元,对东风小康老基地废弃的旧厂房进行改造,全力打造十堰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
在现场,施工人员正对东风小康旧工厂原涂装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三线建设中,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的建设是一个成功范例,藏在山沟里的十堰因车而兴,变化巨大。
B.二汽当年创业十分艰难,创业者从搭建芦席棚、点着马灯开始,还要克服资金、设备、技术和人才缺乏等重重困难。
C.曾任东风产品总设计师的黄松带领团队攻坚,冲破国际技术壁垒,缔造“猛士”,各项作战技术指标都超越了美军的“悍马”。
D.十堰从一个偏僻山区小镇成为现代化汽车城,成为名扬中外的“东方底特律”。十堰的发展与东风的发展息息相关。
2.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二汽车制造厂(现东风汽车公司)的成功建设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东风人培育了奋发图强等优良品质。
B.十堰丰厚的汽车工业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融为一体,形成了十堰的城市基因和灵魂,深深融入十堰人的血脉之中。
C.十堰在打造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的过程中,对东风小康老基地废弃的旧厂房进行了改造,最主要的是增加厂房的现代感。
D.汽车文化主题创意产业园在引进汽车文化产业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车间生产线设备,保留城市记忆、传承汽车文化。
3.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东风汽车工人“三大精神”的一项是( )(3分)
A.20世纪50年代,藏在山沟里的十堰偏远落后,人烟稀少,现代工业一片空白,当年操着天南海北方言的数十万建者涌入这个寂静的小山沟。
B.领导和群众一起劳动,在低矮的芦席棚里生活办公,用干打垒的方法建设厂房。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斗志昂扬,打下了十堰汽车发展的基业。
C.支德瑜擎起马灯,带领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国内率先使用珠光体球墨铸铁取代锻钢制造EQ140发动机曲轴,并在新材料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D.黄松带领团队攻坚6年,创新5项理论方法,应用19项新工艺新材料,掌握75项专利技术,使“猛士”的经济性、生存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在传承和发展汽车工业文化中,十堰市做了哪些工作?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石匠留下的歌
何立伟
从山外头来了一个石匠,在水碾子坊前歇脚。他把背上的褡裢往地上一撂,褡裢里发出了金属沉闷的音响。他侧耳,听了听水碾子坊里碾谷的嗡嗡声,大声说:“碾子要凿了哦!”
爹正在水碾子坊里扫谷。提着高粱帚子出来,见是陌生客,忙取了紫竹烟筒递过去。石匠那时已将一根纸烟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了。爹似乎从他吸纸烟的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