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4700字。

  浙江省杭州地区重点中学及周边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 本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2. 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自方勇先生在《光明日报》国学版刊发《六论新子学》以来, 学界围绕“孔老先后”问题多有讨论。 “孔老先后”或“孔老优劣”还是“平置”的问题, 简单地讲, 就是一个孔老或儒道的地位问题。这的确是中国古代学术界和哲学思想史上曾经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但就其实质而言,这个问题只是中国古代不同学术流派之间争夺思想“正统”地位的结果。所以严格地讲,  当今中国学术界和哲学思想界并不存在一个“孔老先后”或“孔老优劣” 的问题, 甚至也没有什么 “孔老平置” 的问题, 当今只有一个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孔老”或儒道的问题。
  首先,客观地讲, “孔老先后”或“孔老优劣”还是“平置”的问题, 不是中国学术界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而只是一个历史问题。
  孔子、老子作为历史人物,他们的出生年代和他们的学术著作与活动当然有先有后,有一定的历史时空,但所谓“孔老先后”“孔老优劣”或“平置”的问题所关注的焦点并不在此。所谓“孔老先后”“孔老优劣”或“平置”的问题,其关注的焦点其实只是孔老二者或儒道两家的社会地位、学术文化影响和重要性问题,反映的是持论者不同的思想立场和态度。持儒家立场和观点者, 不仅认为孔子的思想文化地位优于老子和道家,而且认为老子其人的真实人格和《老子》(《道德经》)其书的真实成书年代都应在孔子之后;持道家立场和观点者则认为,道家(“史官”)为诸子之所从出,“鬻(子)惟文友, 李(老)实孔师”(《文心雕龙•诸子》),老子的地位和重要性无疑优于孔子。当然,也有少数人采取了一种比较折中调和的看法,认为儒道或孔老二者皆既“有所长”, 亦“有所短”, 是互绌互补的关系, 应该平等对待,  “平置”二者。
  但客观地讲, 无论是“孔老先后” “孔老优劣”, 还是“平置”的问题, 都只是一个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古代学术文化史和哲学思想史上的历史问题。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这的确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真实问题。但当中国社会随着世界史进入到现代史以后, 学术界对包括孔、老其人其书及其思想的 “历史研究”, 都已纳入现代“科学研究”的范围。 因此, 所谓“孔老先后” “孔老优劣”或“平置”问题,就不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现实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并没有实在意义的问题,再在历史学科之外讨论所谓“孔老先后” “孔老优劣”或“平置”的问题,还会有抱残守缺、违背学术史发展历史趋势之嫌。
  我们之所以说所谓“孔老先后” “孔老优劣”或“平置” 的问题只是个历史问题, 从现实性上来说它不再是一个真问题,是因为在中国学术史上,这个问题的产生、形成和发展演变从来都是随着具体的历史语境而发展变化的。 当中国的历史进入春秋战国以后,  中国的学术界出现了百家学说蜂起争鸣的局面, 儒、 墨互 “显”, 孔、 老并称。 但当时的学术界尚只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当今中国学术界和哲学思想界并不存在“孔老先后”“孔老优劣”或“平置”的问题,学者们只讨论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研究“孔老”或儒道的问题。
  B. “孔老先后”“孔老优劣”或“平置”的问题, 关注的不是孔子、 老子的出生年代及学术著作的先后,而是孔老二者或儒道两家的社会地位、学术文化影响等。
  C. 学术界已将对孔、老其人其书及其思想的“历史研究”等纳入现代“科学研究”的范围, 因为“孔老先后”这类问题已成为一个没有实在意义的问题。
  D. 中国学术史上不存在“孔老先后”或“孔老优劣”的固定阵营,随着具体的历史语境的发展变化,“孔、老并称”“儒先道后”等不同立场随之出现。
  2. 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国古代学术界和哲学思想史存在“孔老先后”“孔老优劣”或者“平置”的问题, 是由于古代不同学术流派长期争夺思想“正统”地位。
  B. 汉文帝、汉景帝“读《黄帝》《老子》, 尊其术”,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前后形势正好相反,可见帝王的偏好与政策决定了古代学术的基调。
  C. 提出儒道或孔老二者皆既“有所长”, 亦“有所短”,应该平等对待, 这意味着认同在研究时研究者具有自己的主观态度这一做法。
  D. 在当今的先秦诸子研究中,部分学者重提“孔老先后”“孔老优劣”的问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研究对象存在主观偏好,不能以客观公正的科学态度对待研究对象。
  3. 下列选项, 最符合本文观点的一项是(3分)
  A. 我们要借助《中国诸子学通史》撰写的契机重现老子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说明孔、老在中华文化中是一体两面的关系, 将孔老的内涵由“孔主老辅”变为“孔老齐等”。
  B. 从先秦出土文献的儒道比例来看,儒家的思想文化影响力大于道家,儒家文献远远多于道家文献,孔子之言远远多于老子之言。
  C. 每一个中国人身上都有老子或孔子的影子, 假如没有孔子或老子, 中国文化失去的不只是一半的光彩,而将是几乎全部的光彩。
  D. 老子所传《道德经》是最早的“私家著述”,这种思想性的“私家著述”正是子学的核心特质,相比于“述而不作”的孔子, 老子更能标志子学的开端。
  4.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4分)
  5. 下面是《史记》的部分目录。请结合目录和材料, 简要分析司马迁对孔老排序的看法。 (6分)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6~9题。
  流光似水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①圣诞节一到, 孩子们又提出了买一条手划艇的要求。
  ② “行,” 爸爸说, “等咱们回到卡塔吉娜就买。”
  ③但九岁的托托和七岁的乔尔比父母想象的执拗得多。
  ④ “不,”他们异口同声地说, “我们现在就要,在这儿就要。”
  ⑤“可是,”妈妈开口了, “要想在这儿航海, 你们只能打开浴室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