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5170字。
浙江省台州市八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现代文阅读(共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共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上午九时十分,我在日本东京湾内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离日本 签降代表约两三丈的地方,目睹他们代表日本签字,向联合国投降。
这签字,洗净了中华民族七十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幕,简单、庄严、肃穆,永志不忘。天刚 破晓, 大家便开始准备。我是在七点多钟随同记者团从另一艘军舰乘小艇登上“密苏里”号的。“密 苏里”号舰的主甲板有两三个足球场大,但这时也显得小了。走动不开。到处都是密密簇簇排列着 身穿制服、持枪肃立的陆战队士兵,军衣洁白、折痕犹在、满脸笑容的水兵,往来互相招呼的军官 以及二百多名各国记者。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十六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这天天阴,灰云 四罩,海风轻拂。海面上舰船如林,舱面上人影密集,都在向“密苏里”号舰注视着。小艇往来疾 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几乎都是载着各国官兵来“密苏里”号舰参加典礼 的。陆地看不清楚, 躺在远远的早雾中。
仪式开始
九时整,各国代表按照签约程序依次签字……全体签字毕,各国首席代表离场,退入将领指挥 室,看表是九点十八分。我猛然一震,“九一八”!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寇制造沈阳事件,随 即侵占东北; 一九三三年又强迫我们和伪满通车, 从关外开往北平的列车, 到站时间也正好是九点 十八分。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没有想到日本侵略者竟然又在这个时刻,在东京湾签字投降了,天网 恢恢, 天理昭彰,其此之谓欤!
投降书脏了
按预定程序,日本代表应该随即取了他们那一份投降书(另一份由盟国保存)离场,但是他们 还是站在那里。原来加拿大代表签字时低了一格, 随后各国代表也签错位置了。协商之后,有关代 表做了更正。倒霉的日本人,连份投降书也不是干干净净的。
傍晚时分,日本代表团顺着来路下舰,上小艇离去。在他们还没有离舰时, 十一架超级堡垒排 列成整齐的队形,飞到“密苏里”号上空,随着又是几批超级堡垒飞过。机声中,我正在数架数时, 只见后面黑影簇簇,蔽空而来,那都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 一批接一批,密密麻麻,不知有 多少架,顷刻间都到了上空,然后向东京方向飞去。大战中空军将士厥功甚伟,理应有此荣誉,以 这样浩浩荡荡的阵势,参加敌人的投降典礼。我听见临近甲板上一个不到二十岁满脸孩子气的水手, 郑重其事地对他的同伴说:“今天这一幕,我将来可以讲给孙子孙女听。”
这水兵的话是对的,我们将来也要讲给子孙听,代代相传。可是,我们别忘了百万将士流血成 仁,千万民众流血牺牲, 胜利虽最后到来,代价却十分重大。我们的国势犹弱,问题仍多,需要真 正的民主团结,才能保持和发扬这个胜利成果。否则,我们将无面目对子孙后辈讲述这一段光荣历 史了。旧耻已湔雪, 中国应新生。
(节选自朱启平《落日》, 有删改)
材料二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 在美国帝国主义者 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 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唐朝的韩愈写过《伯夷颂》,颂的 是一个对自己国家的人民不负责任
1. 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材料一投降签字前宏大场景描写渲染了庄严肃穆而又欢乐喜悦的气氛,烘托出胜利者心中的喜悦 之情。
B. 材料一节选自《落日》, 文章题目一语双关, 一方面点出写作背景和时间,另一方面日落象征着 日本军国主义的失败。
C. 《别了,司徒雷登》与《别了, 不列颠尼亚》两篇文章标题形式相似,内蕴的民族感情深厚,都 表达了民族强盛的自豪感。
D. 材料二指出以闻一多、朱自清为代表的我国近代知识分子都能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 毛泽东 在文中极力赞扬了他们的民族英雄气概。
2. 下列对两则材料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材料一采用小标题, 像是用一个个生动的镜头来展现签字的过程,使整篇文章条理清晰。 B. 材料一除了顺叙外, 还插叙了“九•一八”事件等,联系历史, 充实内容,感动人心。
C. 《别了,司徒雷登》语意双关,表面说司徒雷登离开中国, 实则隐寓美帝对华侵略政策的失败。 D. 材料二以一“走”,一“来”结束,这个对比既是对全文的总结, 也是对题目和文章开头的照应。 3. 下列选项中,论点和论据不匹配的一项是( )(3 分)
A. 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国民党反动派亲附美国。
B. 君子喻于义。—— 闻一多拍案而起,朱自清宁饥不屈。
C.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百万将士痛击日寇。
D.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美国回击轰炸日本广岛长崎。 4. 结合文本内容, 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特色。 (4 分)
5. 新闻通讯具有真实性、文学性、评论性等特点,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以上特点的? 请结合材料具体 分析。 (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俘虏
莫泊桑
森林里除了雪花落到树上的声音外, 没有一点响动。
一个年轻妇人正用斧头在一块石头上面劈柴。她是瘦长的和健壮的, 一个在森林长大的妇人, 她的父亲和丈夫都是森林警察。
房子里有人喊着: “今天晚上我们只有两个人,贝尔丁快进来,很可能普鲁士人和狼在附近。” 她边劈柴边回答:“我就来,妈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