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90字。
6.2《五石之瓠》练习
一、选择题(新)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②吴王使之将
③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④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⑤其坚不能自举也 ⑥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A.①③/②⑥/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⑤/②④/③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埏埴以为器 埏埴:揉和黏土
B.自伐者无功 伐:夸耀
C.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掊:击破
D.今一朝而鬻技百金 鬻:买
二、情景默写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老子认为,人不但要了解别人,也要了解自己,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提高自身修养。
(2)老子以树木为喻,表达大的事物总是从小的东西发展起来的道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子认为,在事情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所以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
(4)在《<老子>四章》中,表达了“有”能给人便利,是因为“无”发挥了它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似实而虚的描述:
“今子(惠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惠子有一棵大树,因它长得不合规矩而以为无用。但在庄子看来,大树既成大树,就让它在“无何有”的土地、“广莫”的旷野自由生长,人徜徉或躺卧树下,可做精神上的“逍遥”,而大树也不会有遭受砍伐的“困苦”。
4.文中的“大树”指什么?
5.这段文字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逍遥游”的思想进行探讨。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聚族而谋之曰:‘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