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7650字。

  淮安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年级调研测试
  语 文 试 题     2023.11
  (注意:本次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请将每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填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淮安位处苏北平原,东近大海,西接皖北,北通齐鲁,南望吴越,自古以来一直是物华天宝之地、钟灵毓秀之区。境内河湖水系密布,古淮河与大运河在此交汇,历代均视为扼守南北要冲之重镇、兵家必争之地,亦为漕运枢纽、治水中心。汉代以降,淮安地区人文荟萃,名士豪杰辈出,在军事、政治、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不愧人杰地灵之誉。凡此种种,赋予淮安以特殊的历史文化底蕴。淮安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不但是今天淮安人引为自豪的历史遗产,同时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完全有资格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淮安历史文化学(简称“淮学”)的研究范围主要包含四个方面。
  一是淮安地方文献研究。历代与淮安有关的文献资料数量极多,包括史书、方志、诗文、笔记、碑刻、档案、舆图等等。这些文献是我们今天研究淮学的主要基础,相关史料的搜集、校勘和考证工作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价值。由于相关文献总量很大,卷帙浩繁,除了已经出版的重要典籍之外,今后还可在一些较冷僻的史料以及海外资料、图画和旧照片的搜集上多下功夫,进一步充实地方文献的宝库。
  二是淮安地区历史与漕运、水利、军事、经济、盐务等专门史研究。古代淮安名称多变,辖境范围时常调整,历史沿革复杂,有很多内容需要仔细探究。更重要的是,淮安长期承担漕运中心、治水中心、军事重镇、盐务管理中心等职能,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是漕运、水利等专门史不可替代的重要研究对象。
  淮安历史研究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尤其值得关注,就是与淮安有关的历史名人研究。淮安地区盛产名人,代有英贤,如汉代的韩信、枚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陈琳、步骘、鲍照,唐代的赵嘏,宋代的梁红玉,明代的吴承恩、沈坤,清代的阎若璩、吴鞠通、边寿民、关天培、刘鹗,近代的周恩来、周信芳、罗振玉、郎静山、周作民,其中包含军事家、政治家、学者、作家、诗人、画家、京剧表演艺术家等不同类型,不但数量众多,而且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多的影响,足以令其他地区艳羡惊叹。除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名人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名人曾经在淮安地区做官、寓居,如宋代的米芾、元末的施耐庵,同样也与淮安结下了深厚的缘分。这些名人是淮安的骄傲,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值得后人景仰。
  三是淮安地区古代城市、建筑、园林及文物保护研究。淮安古城建城的时间超过1600年,历代修建的衙署、宅第、寺观、园林、会馆、桥闸、陵寝等建筑物也尚有一些遗物、遗址留存,例如漕运总督署遗址、淮安府署、文通塔、镇淮楼、清江大闸、洪泽湖大堤、清江文庙、涟水月塔以及若干寺观祠庙、名人故居,这些建筑和园林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是不可再生的物质遗产,其中蕴含着古人的智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安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也是淮安未来发展的重要资源,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域文化研究领域。
  B.淮安历史名人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影响广泛,他们是淮安的骄傲,其丰功伟绩值得后人景仰,是开展淮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C.淮安地区的衙署、文学、书画、戏曲、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都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D.淮学是现实意义很强的新学科,它对延续城市文脉,提升淮安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推动文化产业意义重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安地方文献资料数量很多,它是研究淮学的主要基础,需要做好相关史料的搜集、校勘和考证工作。
  B.淮安的古代建筑和园林,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才情,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不可再生的物质遗产。
  C.淮学四大分支领域,相互交叉、相互倚助,只有依赖不同学科的融学互补,才能取得淮学突破性的成果。
  D.淮安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包容性,且与大运河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属于典型的“水文化”。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的不能作为“淮学”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明朝胡丹凤刻印图书《漂母祠志》,采辑古今有关漂母的事迹诗文,共计七卷,包含纪实、艺文、古迹等。
  B.淮安楚州出土的东魏石刻铭文造像碑,碑文共七行153字,内容为祈求国祚无穷、三宝永隆、家口平安。
  C.淮安市区的清晏园,拥有“江淮第一园”美称,是我国治水和漕运史上唯一保存完好的府署园林。
  D.淮安地区的文学、书画、戏曲、烹饪、宗教等引起中国作协副主席、江苏省作协主席毕飞宇等人的热切关注
  4.概述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
  5.某校开展“家乡文化生活”学习活动,李然同学所在组确定以“弘扬西游文化,唱响西游品牌”为研究主题。请结合本文所述,概括助力研究开展的策略。(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 (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吊挂及其它  孙犁
  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
  吊挂
  每逢新年,从初一到十五,大街之上,悬吊挂。
  吊挂是一种连环画。每幅一尺多宽,二尺多长,下面作牙旗状。每四幅一组,串以长绳,横挂于街。每隔十几步,再挂一组。一条街上,共有十几组。
  吊挂的画法,是用白布涂一层粉,再用色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