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7720字。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高二(上)月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大题共1小题,共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金庸先生虽然因创作出许多豪气万丈的大侠形象被称为“查大侠”,但是他却觉得这个称谓实在过誉:“如果在我的小说中选一个角色让我做,我愿做天龙八部中的段誉,总给人留有余地。”他的选择既非机灵圆滑的韦小宝,也不是老实憨厚的郭靖
  倪匡曾经评价:“段誉有绝顶武功,但蛤蟆神功好像没有怎么用过,六脉神剑要紧时用不出,凌波微步要来作逃命之用,倒十分实在。”在性格上,被爹娘取小名为“痴儿”。由此看来,段誉的这些特征倒是与金庸有些相似。
  金庸的文字都是纯粹的汉语,实际上这纯粹的汉语是从明末清初的笔记文学传统出来的,又吸收了汉语现代文学的词汇和语法,达到了钱锺书先生所说的‘清通’的境界,没有一点杂质,突然看到那么规范的文字,“非常新鲜”
  金庸武侠小说里的地理范围,大大开拓了香港人的阅读空间和想象边界。他的武侠小说不仅涉及江湖,也涉及江山。这些“万里江山”的宏大空间,囿于一偏僻山村或一都市庭院,而是将整个中国古代史的疆域和风光随人物的足迹如画卷般慢慢展开。这些小说,以及从香港辐射出去的东南亚和世界华人群体中,勾勒出一个磅礴的、史诗般的民族想象。
  ( 摘编自蒲宁《金庸:一代大侠的谢幕》)
  材料二:
  习总书记提出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正是从国家的层面告诉我们,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在文学作品方面。文学作品顺利地走出国门,有利于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分析文学作品在跨文化传播中遇到的问题并思考改进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金庸成功塑造了韦小宝、郭靖、张无忌等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单就他个人而言,对这些形象并不喜欢。
  B.金庸创作的巨大成功,除了因为他个人的文学才华之外,还得益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诸多元素。
  C.互联网的盛行为文学作品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因而,金庸的武侠小说很快就会占据国际文化市场。
  D.侠义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90年代传统武侠小说引申出了玄幻小说,这类小说更有价值。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金庸先生对别人称他为“查大侠”感觉有些“过誉”,他倒是更看重段誉平和善良,总给人留有余地的性格特征。
  B.金庸的武侠小说之所以在东南亚国家迅速传播,在日韩广为流传,与亚洲国家在地域文化上有相似性有关。
  C.读者读金庸的小说,既能感受到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又能接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洗礼。
  D.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帮助金庸武侠作品以及更多的中国优秀作品走出国门,弘扬民族文化
  (3)下列说法中,最能体现材料二所论观点的一项是      
  A.莫言的作品在国外得到持续而大量的译介,其翻译的频次之高、密度之大、覆盖面之广、世界影响力之强,都是中国当代其他作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B.跨文化的传播不是一件易事,但“将中国文化推广到世界,让中国文化得以传播
  C.长期以来,中国古典诗词面临跨文化传播的困境,我们可以通过Facebook、Blog等多渠道对中国其他体裁古典诗词语篇模式进行广泛传播。
  D.相较于梁羽生,金庸接受西方文艺的影响较重,他的文学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电影的影响,满足了不同读者的审美趣味。
  (4)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金庸小说”有哪些特征?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信
  [印度]杜麦克吐
  黎明前天色灰暗,仍在闪闪发光的星星好像是幸福的回忆在照亮快要结束的生命。一位老人独自穿过城镇,他不时地拉紧那件破旧的外衣以抵挡刺骨的寒风。他不停地发抖,关闭的门窗罅隙中透出明亮的灯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