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5570字。

  长垣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比如俄罗斯、法国、英国、美国以及拉美等著名作家的作品,里面独特的人物形象、人物命运,都凝结了那个民族的性格特征,代表着那个国家的精神风貌,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比如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写了一个特殊时期的主人公格利高里,这个格利高里在红军和白军之间来回变换身份,这既是他个人生存的需要,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时的俄罗斯政治力量此消彼长的一种情形。还有南斯拉夫获得诺奖的作家安德里奇的作品《德里纳河上的桥》,围绕一座桥的拆毁与重建,写了“一战”之后各种政治势力几十年之间发生的较量与斗争。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写出了那个国家那段特殊时期的历史,以及置身其中的人们的命运转折。这些都是现实主义写法和现实主义精神比较充分的作品。
  从我们国内的长篇创作来看,茅盾文学奖现在已经评了十届了,十届有五六十部获奖作品。回过头去看,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是一些现实题材写作并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比如第一届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此后的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张平的《抉择》、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蛙》、陈忠实的《白鹿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金宇澄的《繁花》,以及格非的“江南三部曲”,都是现实主义元素比较充分的长篇力作。这些作品都是作者所写的那个时代、那段历史以及国人的思想状态、时代情绪的一种表达和反映。所以无论从外国来看还是从中国来看,好的作品多是富含现实主义精神的,这一点毫无疑问。
  怎样在现实题材书写中做到反映自己所处的时代,并使作品在反映时代的时候又对某些时代的局限进行超越,从而富含现实主义精神?中国当代作家中的先行者,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与借鉴。如赵树理,比较典型的例子是他1958年前后往农村跑,知道农村的真实状况是什么,他写了《锻炼锻炼》《套不住的手》《实干家潘永福》等一系列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提倡一种“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实事求是的,但同时又是不合时宜的,所以有段时间他就被批评,说他是写“中间人物”的代表作家。但是今天我们回过头去看,恰恰是他深入生活,了解农村的生活,才使他没有顺着当时的时势去说大话、假话,而是写出了反映当时人们真实的状态、真实的情绪和真实的意愿的作品。
  (摘编自白烨《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
  材料二:
  艺术创作不是凭空臆想、随意虚构,需要坚实的生活积累,正如思想家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所言:“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缺乏切身的生活体验,没有基本的生活常识,想创作出好的生活作品犹如痴人说梦。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中独特的人物形象、人物命运,都凝结了作者所属民族的性格特征,代表着作者所属国家的精神风貌。
  B.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给人们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那些表达和反映了国人思想状态以及时代情绪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
  C.中外经典文学作品中,影响深远的好作品毫无疑问都富含了现实主义精神。
  D.中国当代作家中的先行者在反映时代的时候又对时代的某些局限进行超越,所以没有顺着时势去说大话、假话。
  2.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切身的生活体验、基本的生活常识,就可以创作出好的生活作品。
  B.戏剧艺术不是纯技艺的展示和堆砌,完成充满个人审美体验与思想内涵的艺术创造的前提是已经掌握丰富的生活和生动的人物。
  C.塑造人物形象不能简单化、脸谱化,塑造纯粹大公无私、铁面无情的形象会使戏剧剧目显得没有艺术美感。
  D.写戏与写一般文章相反,不能过于明白晓畅、条理清晰,而是“愈曲愈折,越戏越真”,情节越曲折,人物形象就越鲜明。
  3.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各项对影视剧的评价没有充分体现“现实题材的艺术性”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站台》以1979年改革开放为背景,采用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手法,将典型个人的奋斗置于蜿蜒曲折的历史进程中,讲述了山西省汾阳县文工团的一群年轻人,在不断自我放逐中不断寻找、摸索、奋斗的故事。
  B.电视剧《山海情》把脱贫攻坚的时代命题与老百姓的生活愿景进行富有戏剧性的深度融合,在细节的雕琢中走向崇高。
  C.电视剧《破冰行动》,生动地再现了粤东某地一场震撼人心的扫毒大案的侦破全过程,同时增加了警察被诬陷杀害同事等情节。
  D.影片《永不妥协》取材于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桩民事赔偿案,讲述的是一位经历了两次离婚并拖着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艾琳•布罗克维奇,在律师事务所打工期间揭发当地社区隐藏着的重大环境污染的案件。
  4.简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4分)
  5.解放前晋察冀边区流传着一个“白毛仙姑”的传说,作家根据当时革命斗争的现实进行了提炼和加工,创作出著名的戏剧《白毛女》,写了恶霸地主对喜儿一家迫害,喜儿逃往深山,怀着强烈的复仇意志顽强地活下来,因不见天日、毛发变白,被附近村民称为“白毛仙姑”。八路军解放了这里,领导农民斗倒了地主,喜儿获得了翻身,开始了新生活。情节跌宕起伏,峰回路转。请结合材料二内容,对现实题材戏剧创作作简要分析。(4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半张纸
  [瑞典]奥古斯特•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带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的小纸条。上面有好多种笔迹: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