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290字。

  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常引以为豪的是,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延续至今的伟大文明。今天我们中国的种族和文化与五千多年前是一脉相承的,而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的文明后来都中断过。人们会发现,四个文明都勃发于北纬30°左右的大河冲积平原,都是依靠栽培旱地粮作的灌溉农业,都创造了文字,都建立了等级制度,都面临着游牧民族的侵袭……大家既然拥有这么多共同点,那为何却有着不同的发展命运?还有古罗马文明,欧亚大陆另一端的发达农业文明,其发源地今天的文化样貌与当初相比已是面目全非。倘使一个汉代人在一千年后的唐代复活,他仍会感到舒适自在,因为两个朝代从语言、文字、儒家学说、祖先崇拜到国家管理都是相同的。如果有位公元前1世纪的罗马人于公元1000年的欧洲复活,他一定会惊讶于眼前崭新而奇特的一切。假若换成是一位唐末的吴越人在一千年后的清末返生,他看到的那个江南依然大同小异,而如果是位欧洲人则会见到天翻地覆的反差,怕是要惊掉下巴。为何中华文明走上了迥异的演进道路?
  众所周知,我们黄河流域早期靠的是粟作,其他三个文明靠麦作。不过粟作文明与麦作文明的差别有限,小米常用作煮粥,小麦多用来磨面,况且我们的旱作是同时包含了粟和麦的旱作。真正的差异在于,我们不是旱作独自在战斗,而是有水稻与之并肩作战。水稻与旱作这一对好搭档,无论在旱涝还是寒署上都是强烈互补关系。在万邦并列的时代,一个小国去攻打另一个小国,不一定是因为有多么大的争霸雄心,可能只是为了夺取山下或对岸的一片与自己不一样的农田,这样就算是原有的田地歉收,还能指望收成较好的另一片。那个时代,一个国家要长期生存,一个文明要延续不断,就必须同时掌控多种类型的农业区域。在五千多年以前,是稻作发出的第一道文明曙光划破了东亚的漫长暗夜,有可能激发了,至少是影响了最早的黄河早作文明。粟作创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高峰,但也碰到了所有旱作文明通有的后继乏力问题。当北方的沙化和盐碱化像一头灰犀牛渐行渐近之时,幸亏南方稻作正渐入佳境,水田是越耕越肥,保障我们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依然稳固。不断走上坡路的稻作最终在唐末引发了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紧接着的是文化重心的南移,后者始于东晋兴于晚唐而定于南宋,民族文化在旱作文化搭建好的基本骨架上又得到了稻作文化血肉的极大充实。此后,南方稻作和北方麦作开始携手催动我们的文明脚步继续迈进。所以说,中华文明是旱作和稻作双脐带滋养的文明,长江黄河两条龙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并相互融合,因而包藏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活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文中提到的其他古文明发展命运不同,中华文明有着迥异的演进道路。
  B.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文明是依靠麦类种植滋养出的麦作文明。
  C.旱作和稻作是向中华文明输送营养的两种耕作类型,共同催动中华文明的脚步。
  D.占人口少数的执政民族的文化因受汉文化的影响而完全失去了原有特质。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们的早作同时包含了粟和麦,可见粟作文明与麦作文明的差别不大,依靠麦作不是其他三个文明中断的理由。
  B.作为旱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粟作同样存在着后继乏力的问题;稻作才是保障中华文明稳固发展的强大物质基础。
  C.东西流向、相隔甚远的黄河与长江,形成了平行相邻的不同类型农作区,这种地理形势对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D.政治统一乃至高度集权便于组织起来共御外敌,是阻止北方游牧民族趁黄河泛滥成灾南下夺取华夏政权的有效手段。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多处使用了稻作、旱作、粟作文明、麦作文明、农业文明等术语,充分体现了知识性、科学性的特点。
  B.文章采取总一分一总结构,首段提出问题,然后从不同角度将繁复的内容阐释得有条不紊,最后得出结论。
  C.诸多关键数字的列举及“有可能”“至少是”“单纯依靠”等限定性语言的使用,使文章表述更加严谨精准。
  D.本文围绕农耕与文明的关系,探讨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为研究中华文明延续提供了一个别样的视角。
  4.《水稻的故事》作为科普作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请从语言和修辞方面,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5.作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中华文明为何能够延续至今?请结合材料简要概述。(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不见的珍藏
  茨威格
  这个故事是我从事艺术品买卖的这37个年头里所经历过的最不寻常的事情。自从我们钞票的价值就像逸散的煤气荡然无存以来,古玩交易市场那些暴发户们突然对古旧的版画及画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你得源源不断地进新“货”。
  我不由想到把过去的旧账本拿出来翻一翻,兴许能找出几个昔日的老主顾,从他们那儿弄回几件副本呢。我突然翻出一捆大概要算是我们最早的老主顾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