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920字。
北京市大兴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6分)城市文化寻根组整理了一则材料,请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是一句人们① 的民谚。据史料记载,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07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也许有人会说:“北京地区最早的城市是燕国的蓟城,距今至少三千多年,比潭柘寺早了一千多年。这样算来,那时候的蓟城,只是一个诸侯国小城。据考 (dìng),北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都市,应该是在元朝。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使它初步具有了中国政治中心城市的规模,也奠定了现在北京城的基本格局
明朝初期,明成祖朱棣命姚广孝负责迁都事宜。据说姚广孝② 潭柘寺设计建造了紫禁城(今“故宫”)。潭柘寺在鼎盛时期有房999间半,而故宫则有房9999间半。不仅如此(bù) 局也如同潭柘寺一样:以一条中轴线纵贯当中,左右两侧基本对称。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美学原则,使整个建筑群显得规矩严整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燕国(yān) 考定 紫禁城(jīn) 部局
B.燕国(yàn) 考定 紫禁城(jìn) 布局
C.燕国(yān) 考订 紫禁城(jìn) 布局
D.燕国(yàn) 考订 紫禁城(jīn) 部局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①耳濡目染 ②仿照
B.①耳熟能详 ②仿照
C.①耳熟能详 ②按照
D.①耳濡目染 ②按照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 【乙】?”
B.【甲】? 【乙】?”
C.【甲】? 【乙】。”
D.【甲】, 【乙】。”
2.(4分)最美街巷探访组的同学们走访了其中几条街巷,采访了有关人员。阅读下面访谈记录的片段,完成问题。
访谈目的 了解年度十大“北京最美街巷”的特色
访谈对象 文华胡同李干事、苏州胡同居民张奶奶
访谈记录 问题1:李叔叔,①
李干事:文华胡同有李大钊同志的故居,我们就利用这一资源,倾力打造红色文化特色。我们在地面布置了11个二维码;在两侧墙上铺设了七大特色浮雕,展示他创建和参与的重要报刊。我们一直努力把文华胡同打造成一座“立体的革命历史博物馆”。
问题2:张奶奶,咱们街巷的环境这么好,日常怎么维护呢?
张奶奶:咱们胡同有小巷管家呀!社区根据他们日常巡逻发现的问题来开展整治工作。管家们智慧又贴心,为小巷美化和居民生活环境改善想出了很多实用的妙招,还会在胡同中张贴一些暖心的提示标语。街道还成立了“爱绿护绿志愿队”
(1)根据访谈记录的内容,补全问题1,最恰当的一项是
A.您说你们街道怎么就能评上“最美街巷”了呢?
B.请问你们街道评上“最美街巷”的意义有哪些?
C.您能介绍一下你们街道如何打造特色文化的吗?
D.除了红色文化外,你们街道还有没有其他特色?
(2)以下两则倡导维护环境的标语都使用了祈使句,你认为小巷管家们会使用哪一则?请说明理由。
【甲】禁止乱扔废弃物!
【乙】垃圾进箱,心留余香!
3.(4分)古建名人荟萃组查阅到一则有关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的新闻。阅读新闻,完成问题。
2021年是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为纪念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所做的贡献,“栋梁——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于8月10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
展览分为“求学”“治史”“规划与保护”“建筑设计”“教书育人”五个单元。本次展览展出了大量珍贵文献资料,共计362件,其中有145件是实物或原件,东西为轴布置展品。最西侧是一幅高约5米的梁思成自拍像,这是在上世纪20年代,戴着圆框眼镜的他凝视前方,视线的延长线上——展厅的最东侧墙上,展览的呈现方式也颇有创意。展览现场被设计成一个“墓园”,把梁思成先生一生所有的伟大成就都呈现在不同的“墓碑”(展柜),这些展品也成为了“墓志铭”的一部分。
(1)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梁思成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开幕
【乙】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文献展
【丙】建墓园纪念梁先生诞辰一百二十周年
(2)本次展览的名称为“栋梁”,你认为下面哪幅书法作品,更适合用于展览折页的封面?请说明理由。
4.(1分)某位同学参加主题活动后感触颇深,下面是他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