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1090字。

  山东省日照市校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23.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创立儒学,培养儒生,进而影响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发展方向,肇始于孔子。孔子私人办学,招生授徒,要求学生儒服委质,服膺儒教,“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将“君子儒”作为学校培养目标,完全跳出了春秋之前以社会身份地位区分“君子”“小人”的传统认知,转而从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来区分“君子”与“小人”,也用以区分“君子儒”与“小人儒”,实现其教育目标。因此,孔子儒学教育不是一般地培养儒生,而是要培养“君子儒”,这是毫无疑问的。
  “君子儒”的性格虽然可从多方面加以描述,但其性格特质是“快乐”,这可从孔子教育实践中得到证明。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实现了孔子教育培养目标,可称为“君子儒”。孔子赞许颜回之贤,是因为颜回养成了快乐的君子人格。在孔子看来,“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坦荡必然导向快乐,而快乐正是“君子儒”的性格特质。孔子将“乐以忘忧”作为自己的人格特征,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人,这便为我们认识“君子儒”的性格特质指明了方向。
  “孔颜乐处”的确是可以寻觅而得的,因为它有具体的为学进路让求学者能够通达。孔子提出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便是对这一为学进路的凝练概括。
  孔子所云“诗”“礼”“乐”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数术”层面,即作为语言形态的“诗(言)”,作为仪式形态的“礼(仪)”。作为声音形态的“乐(yuè)”;一是“义理”层面,即作为意志品质的“诗(志)”,作为理性人格的“礼(理)”,作为快乐精神的“乐(lè)”。孔子所云“诗”“礼”“乐”虽不排斥“数术”,却主要不从这一层面立论,他所注重的是“君子儒”的人格养成。从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来看,“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应该是“君子儒”人格养成的几个阶段,主要包括意志品质、思维习惯、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而不是某种具体文本或若干技艺,尽管这些文本和技艺在君子人格养成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
  将“兴于诗”之“诗”理解为《诗》文本并不妥当。在孔子时代,虽然“诗”与“乐”有所分离。“赋诗言志”已经可以不依赖于“乐”,但它仍然执行着某种“礼仪”功能。如果将“兴于诗”之“诗”理解为《诗》文本,不仅与“诗”的生产和应用的历史事实不符,而且与孔子以周代礼乐文化教育弟子的教学实践也不一致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兴办儒学,否定了以社会身份地位为区分的君子标准,转而从道德品质和人格修养方面培养儒生,影响了中国思想文化和教育发展方向。
  B.孔子用周代礼乐文化教育弟子,但由于孔子时代“诗”“乐”分离,赋诗言志只是为了执行某种礼仪功能,因此“诗”不能单纯理解为《诗》。
  C.孔子要求弟子通过学“诗”养成君子的人格之志,是学者立身成德的第一步,是“君子儒”人格养成的基础,也是为学进路中最重要的一环。
  D.“成于乐”并不是与音乐教育无关,而是始终与之相生相伴;它并不以学习音乐知识为目的,而是指向培养君子人格的坦荡情怀和快乐精神。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君子”一词原本强调身份地位的崇高,但从孔子开始被赋予道德的含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中的“君子”和身份地位无关。
  B.郭店楚简和《孔子诗论》中“志”“诗”写法不同,但都认同二字只是“言”与“心”的差别,可以证明“诗”与“志”本是一字。
  C.“礼”核心是“理”,是君子行事立身的依据,如果不具备理性人格,君子就无法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也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目的。
  D.培养“君子儒”人格,“兴于诗”强调逻辑起点,“立于礼”指示行为准则,“成于乐”养成坦荡情怀和快乐精神,三者不可颠倒。
  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中孔子“立于礼”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B.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孔子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4.请用文本中的观点对下面这句话加以分析。(4分)
  子曰:“贤哉,回也!一草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5.本文是如何阐述“君子儒”的为学进路的?请简要梳理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壮行  刘博文
  二十三岁学拳,为时不晚。
  “尽管奇经八脉早就发育健全,但你尚存慧根。你小子聪明之处在于拜在我咏春门下,若是去往街对头英租界那家洪门铁线拳馆,此刻恐已落入贼船。”师父接过茶,轻轻沾一下嘴唇,如是言道。
  “有这么夸张?不都是南拳!”手执茶水的薛岳俯首,嘴边挂着师父在上,一对眼珠子却转个不停。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要不是洪拳馆徒弟众多,担心学不到什么精髓,他才不会来这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