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000字。
2023~2024学年上学期九年级第一次核心素养检测
语文试题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
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河南素有“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美誉。文化的力量如同汹涌澎湃的黄河,源源不断地滋养着这片沃土。让历史文化燃烧河南的辉煌,用河南滋养历史文化的勃发。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名城,让其在时代的骀荡东风里摇yè出曼妙的春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定能串起时间的珍珠,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从而激荡起更加持久的文化自信,用cuǐcàn文化之光照亮现代化建设之路!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xióngbó B.xiōngbó C.xióngbō D.xiōngbō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摇yè()cuǐcàn()
(2.古诗文默写。(8分)
古代诗歌中,诗人常引“雪”入诗,抒发情感。白居易用“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卖炭翁》)来表达运炭之难;而韩愈则用“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暗写政治环境恶劣;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借“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来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同样写明月,苏轼借“⑤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美好祝愿;杜甫则用“⑦__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__”(《月夜忆舍弟》)表达思乡之情。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科学研究和科学幻想都需要直面未知的勇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如果不进行探索,人类只能被动接受任何可能。
①“中国天眼”不对外发射信号,而是系统地寻找来自太空的带有智慧特征的电磁信号
②如果存在,外星人是否会跟人类进行友善的交流
③地外文明是否存在
④以地外文明探索为例,从20世纪70年代,就有大型天文望远镜将加载了人类文明信息的信号发射到宇宙深空
⑤这些都是目前没有答案的问题
A.①④②③⑤ B.①④③⑤② C.④①③⑤② D.④①③②⑤
4.为了响应国家“绿色出行”的号召,倡导“节能减排,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美术课代表设计了两张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海报,请你选出一张最符合本次活动的海报,并说出选择的理由。(4分)
我选择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班同学围绕河南省第九届全省民族运动会的会徽和吉祥物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
会徽以数字“9”、“豫”的简称首字母“Y”、“河南”的缩写字母“hn”、泥泥狗图腾、腾飞的巨龙等组合造型,线条有机地演变成昂扬向上的运动员,熊熊燃烧的运动圣火饱含着运动员的激情和蓬勃朝气。整个会微如同腾飞的巨龙,又如同奔腾的黄河水,红黄蓝的搭配鲜艳醒目、和谐亮丽。
①__________
(河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
吉祥物造型源于周口本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淮阳泥泥狗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布老虎。“和合”谐音为“河南和谐”,寓意“和睦同心,民族融合”;“美美”取自“关美与共,天下大同”,寓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②“和合”“美美”
(河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吉祥物)
(1)请你给河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取一个恰当的名字,限4个字。(2分)
(2)请结合以上内容,将吉祥物“美美”的寓意补写完整。(2分)
“和合”高举数字9火炬奔向胜利,巨龙环绕着祥云火炬腾飞而上,象征着河南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不断腾飞发展。“美美”手呈“V”型胜利手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谈谈你对河南省第九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和吉祥物的设计艺术这一问题的思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16分)
秋红薯
刘向阳
①龙城有座千年古刹云门寺,黄褐色墙体,金色琉璃瓦,显得古色古香。寺前广场上的香樟树下,总能看见一位烤红薯的老人。只知他姓秋,来自画岭,老婆没了,无儿无女。因其皮肤黝黑、身材矮小,如红薯一样敦实,所以大家都喊他“秋红薯”。
②烤红薯外焦内黄,人见人爱。“秋红薯”却舍不得咬上一口,顶多闻闻香,解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