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2590字。

  贵州省贵阳市普通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023年11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报名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排练厅的墙上,写着“戏比天大”四个字,这既是北京人艺对艺术的永恒追求,也代表着几代人艺人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见到濮存昕时,他正在排练厅忙碌着。“对于演员来说,怎么就戏比天大呢?戏没演好,又不会出人命。其实就是为了观众心里的那份期待,文艺的终极目标是为人民服务。”濮存昕用一句话道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
  濮存昕是人们熟知的表演艺术家,也是不断打磨演技的攀登者,如何服务好人民,他的答案在一部部作品中。一直以来,北京人艺都有着保留优秀经典剧目的传统,随着《雷雨》《茶馆》《洋麻将》《蔡文姬》等经典作品不断迎来一批又一批的观众,濮存昕在舞台上的角色也在变换中丰盈。“当你看到每天剧场里有那么多观众看着你,你就会觉得舞台这个地方是神圣的,要用真实的表演去向他们汇报。”濮存昕说。
  赋予作品新意、品质和时代内涵,让观众每一次走进剧场都看到演员身上的进步,才对得起他们的支持。这是濮存昕一直在心里反复琢磨的事。
  2021年9月,北京人艺新排话剧《雷雨》在新落成的北京国际戏剧中心曹禺剧场与观众见面。"1990年刚接过周萍这个角色,我是在表演自己的理解,把表演弄成了一个空壳,只剩下情绪。”谈及自己的不足,濮存昕毫不避讳。在这次新排的《雷雨》中,濮存昕的己角色从少爷周萍变成老爷周朴园,他更是以导演的身份,带着对舞台几十年的理解和沉淀,为观众献上了一部不一样的《雷雨》。为了这次演出,两个月时间里濮存昕和剧组在排练厅中一点点地抠着每一处细节,从一句台词的情绪到一个动作的停顿,入了戏的他神采奕奕。在“戏比天大”四个大字映照下,排练厅里每个人的神情中似乎都添了一分敬畏。
  濮存昕的舞台人生已度过40余年,在这一方天地里和青年演员们排戏、搭戏仍令他倍感珍惜。“年近古稀,再不做好传承这件事,留着谁去做呢?”从老一辈艺术家手中接下一部部经典,并把艺术的接力棒传递好,濮存昕觉得身上的责任很重。
  最近十年,濮存昕渐渐淡出荧屏,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剧场中。很多年轻的观众无法想象濮存昕曾经受观众喜爱到什么程度,被跟拍、有观众自发要给他建立个人网站……这却往往让濮存昕感到恐慌,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不需要”,甚至不惜伤了一些人的心。“如果喜欢我的表演,走进剧场就够了。所以当时我劝那些年轻人要把时间都用在自己的成长上,要崇拜就要崇拜那个努力的自己,今天他们应该都长大了吧。”濮存昕话语真挚。
  剧场里的濮存昕从不担心被人遗忘,因为戏剧人的舞台永远是广阔的,它可以沿着历史、当下与未来无限延展,也可以跨越山河伫立于每个人的内心。2021年8月,濮存昕用戏剧的方式为世界屋脊送去一份礼物——经典戏剧《哈姆雷特》在西藏拉萨上演。剧组演员全部是上海戏剧学院2017级西藏班的毕业生,这是他们正式参加西藏话剧团工作后的首次亮相。作为上海戏剧学院特聘教授,濮存昕用两个月时间为上戏首届本科表演西藏班导演了这部毕业大戏。他在“导演的话”中写道:"30年前,我曾因林兆华先生导演的《哈姆雷特》成了好演员。”如今,他希望用这部剧,为22位来自西藏的孩子在通往好演员的路上铺下一块坚实的砖石,而这22位青年演员将成为丰富西藏百姓文化生活的一支有生力量。
  对濮存昕来说,演戏就是长久的修行,只能不断拾级而上,去跨越一道又一道的艺术门槛,去回应观众的期待。正因为如此,他始终在戏剧舞台上发挥着光与热。
  (摘编自刘陆等《濮存昕:把经典和艺德一起传承下去》,《光明日报》2022年09月04日)
  材料二:
  颜值不是人生和艺术的一切,更不是美的所有。今天有不少当红的明星依仗着粉丝和流量,浪得虚名。他们有的毫无演技和艺术修养,光凭颜值在文艺界滥竽充数,拍戏靠替身,台词借配音,近景用抠图,忘记了自己的来路。如何在艺术中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记者开头引用“戏比天大”这句话,不仅体现了濮存昕的艺术追求,也表明文艺工作者应敬业尽职,德艺双馨。
  B.戏剧人的舞台永远是广阔的,濮存昕虽然已经淡出荧屏,但他一直深受观众喜爱,所以他从来不担心被人们遗忘。
  C.面对现实的巨大诱惑,“流量明星”很容易迷失自我,需要时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警惕自己掉入名利的陷阱。
  D.当下的审美教育还不够完善,我们需要加强对粉丝的教育和引导,以改变“饭圈”乱象,繁荣风清气正的新文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中多次引用濮存昕的话,真实还原了现场细节,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既增强了新闻真实性,也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B.材料一和《"探界者”钟扬》同为人物通讯,都围绕主题从人物丰富的人生经历中精选典型事件,展现人物风采,揭示时代精神。
  C.材料二针对当下“饭圈”畸形的审美现象,展开多角度的分析和评论,思考解决办法,体现了新闻评论的针对性和深刻的思想性。
  D.人物通讯和新闻评论都属于新闻,前者一般报道当代典型人物,树立时代楷模;后者主要评论时下社会热点,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3.下列不符合“艺术家追求的理想境界是颜值和价值的统一”这个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为拍摄电影《失孤》,刘德华不惜染白须发,磨坏指甲,晒黑皮肤,甚至用盐让脸变得粗糙,成功塑造了一个地道的农民形象。
  B.影视作品中真正能够让人记忆犹新、津津乐道的是精彩的表演、动人的故事和崇高的情怀,而不单是明星阵容或明星的“颜值”。
  C.《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指出,某些所谓的明星空有华丽的外表,拍戏靠抠图,对白念数字,甘当“塑料演员”,迟早会凉凉。
  D.好演员既须品行好,努力涵育艺德,也要潜心钻研,扎实锤炼演技,但最关键的是要紧跟潮流,与时俱进,切实掌握流量密码。
  4.材料一是光明网所推专题“人民需要这样的文艺家”中的一篇人物通讯,着重介绍了濮存昕如何将经典和艺德传承下去。请结合新闻事实阐明作者的立场。(4分)
  5.小刚的妹妹是某流量明星的忠实粉丝,因追星多次和家人闹矛盾。如果你是小刚,你将用从材料中获得的哪些启示来引导妹妹理性追星?(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题。
  听音记(节选)
  胡竹峰
  ①“采樵枯树尽,犁田荒隧平。”灯下翻读,见到南朝庾信这一句,忽然想起许多过去的事。采樵声多年未闻,也很久没有见过犁田了。时光流逝,清凉如水的秋夜染得人温柔又惆怅。窗外夜色寂如炭灰,需要一点声音,能多些暖意。
  ②采樵如一幅长卷,犁田则是小品。一牛一人一犁一鞭,终日绕着水田一圈圈徐行,犁开泥土的哗然,牛呼气声,人呵斥声,挥鞭声,响在春日三四月。深山传来伐木声声,旧园乡村盖房子、烧饭都需要山上的木材。斧头落下苍苍复苍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