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220字。

  2023学年第一学期东恩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
  (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温馨提示:全卷含书写分3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规范、工整。(3分)
  任务一:同学们,下面你们将进入“积累与运用”模块,语文学习如滴水汇海,似积土成山,从字词到美文,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填空。(4分)
  “乡愁”是一种病,①▲  (选择最契合语境的词语: A.来源  B.根源 C.起源)在于你对家乡的记忆。“乡愁”是季羡林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始终不忘在故乡的小苇坑,抬头望晴空明月,看清光四yì ②▲   ,与水中月相映成趣的朦胧诗兴;是唐弢投荒都市,每值淫雨,回念少时留居家乡,登楼眺望远处山色被烟雨lǒng③▲   住,雨中原野的新鲜幽静;是余光中站在黄河岸边,岌岌翼翼,伸手进黄河,触摸到的黄河的一④▲   (填写你认为最合适的一个量词)脉搏……对家乡的认识,只有你在走出家乡,看到另一个地方,方才开始。
  2.古诗文名句积累(10分)
  苏轼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跟随着诗人的脚步,我们亦体验到了生命
  的种种。如生命的艰难与奋起:李白在政治道路上遭遇了艰难险阻“ ①▲    ,将登太行雪满山”,产生了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如生命的怅惘与昂扬: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典故表达对岁月流逝,世事变迁的慨叹“ ②▲    ,到乡翻似烂柯人”,继而振奋;如生命的爱与孤独:杜甫在《月夜忆舍弟》中,借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来寄托深沉和浓烈的思念之情,“③▲   ,       ”;如生命的智慧与意趣: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放情林木,醉意山水, “④▲    ,       ”,把政治失意消融于山水之间;如生命的衰朽与悲慨:韩愈因谏获罪,却不惜残年意将忠君为民奉行到底“ ⑤▲    ,       ”。
  试揣摩苏轼诗句“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的意思  ⑥▲                。
  3.下面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张岱的遗民生活,与前半生的喧哗热闹截然不同,冷冷清清,鲜于他人来往,只一门心思著书,虽穷困潦倒,却也高寿。
  B.张岱《自为墓志铭》里的好梨园,好鼓吹……茶淫橘虐、书蠹诗魔不仅仅是一种追忆,也充满着自负的意味。
  C.我们很多人看到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里的那个翩翩贵公子,看到了《夜航船》里那个博闻强识的张岱,却忽视了《石匮书》《续石匮书》的史者张岱。
  D.明的遗民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陶庵梦忆》卷四)
  任务二:同学们,下面你们将进入“阅读”模块,高品质的阅读,总能让人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获得启迪,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中保持活力,在“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滋养正气。
  二.阅读(54分)
  (一)名著(8分)
  4.(1)诗的第一要素是感情,鉴赏诗歌首先要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把握诗人的抒情基调和情感旨趣。(4分)
  ▲知人论世,找准情感突破口。诗人的理想志趣、生活经历、所处时代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感情。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正是因为一次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而被国民党逮捕关押,一场大雪让他触景生情,想到了身世凄凉的大堰河,从而引起了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
  ▲避实就虚,咀嚼诗歌真味。阅读鉴赏时,我们要挖掘出某些意象背后的比喻义、象征义,慢慢咀嚼出其中蕴含的情感与主旨。如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借“子规”、“杜鹃”来表达 ①▲     之情;如王昌龄《从军行》“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幽怨的羌笛声传来,吹奏的是《关山月》的调子,无奈的笛声更增添了戍卒 ②▲      之情。
  ▲由表及里,品读形象寓意。如泰戈尔《飞鸟集》中最经典的一句诗:“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太阳”和“群星”绝不仅仅是太阳和群星,而是代表某些美好的事物。诗歌寓意是 ③▲     
  (2)阅读下面片段,结合内容,自选角度,如语言、意象、情感等(至少两个),说说你从中获得的“美”的感受。(4分)
  片段:“我怀念那:同着伙伴提了篾篮/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撷豆英的美好的时刻啊——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我将狂欢而跳跃……”(摘自《艾青诗选??黎明》写于1937年5月)
  ▲                        
  (二)阅读小说,完成第5—8题(16分)
  朱先生退兵
  陈忠实
  ①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后,两位差官大为惊讶,随之上了火:“晨诵算什么?我这里有十万火急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接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先生正在晨读。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自便。”两位差官只好等着。
  ②朱先生晨诵完毕,接了差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