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20字。

  古诗词诵读《春江花月夜》同步练习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枫浦上”暗用《楚辞•招魂》中的“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暗含离别之意。
  B.“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赋予月光人的灵性,从游子的角度描绘了一幅迷离之景。
  C.“月照花林皆似霰”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写月光照在鲜花、树林上,就像雪珠一样洁白晶莹。
  D.“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出自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刘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二、情景默写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表明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的句子是             ,             。
  (2)李白《将进酒》中表现由悲而乐的转折,表面宣扬及时行乐实为宣泄愤激之情,暂时沉醉酒乡的诗句是             ,             。
  (3)《师说》中“             ,             ”两句,表明了自己只要能学到道理,就不考虑对方年龄大小的从师之道。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说明积累的重要性,荀子在《劝学》中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老子在《道德经》中也说“                      ,                      ”。
  (2)《春江花月夜》中“                      ,                      ”两句,以“鸿雁”与“鱼龙”为意象,说明了游子佳人音讯断绝的情况。
  (3)李白《将进酒》中“                      ,                      ”两句,用乐观好强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表现了他的自信、豪迈与洒脱。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像与象:人的对象化
  从严格意义上说,“意象”中“象”的含义应该更接近“像”,因为后者不仅更加具备主客统一的内涵,也可更好地对审美呈现进行囊括。“象”字属于象形字,早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含义是“大象”。“像”为后起字,按照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的说法,其含义为“似也”,在战国以后的小篆中被普遍使用,并形成与本字分庭抗礼的状态。由此可见,《系辞》将“象”释为“像”并非偶然,一方面它是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则预示着人们观照外物时具备了更多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在魏晋以后愈演愈烈,从而促进了“审美意象”观念的逐渐产生和成熟。钟嵘《诗品序》开篇即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