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590字。中学古文教学,以往的程式为介绍作者、背景、解题、翻译、串讲、归纳段意、总结中心等。本设计试图从引导学生领悟前人结构文章的妙处入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入探究,举一反三,学会汲取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
“双自主”学案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19课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解题: 
讽谏,即用暗示、比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古代社会,皇权巍巍,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伍子胥赐剑自刎,比干剖腹挖心,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谗言,教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办法。

二、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策》这部国别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和史学上的地位。  
  2.体会古代志土为了国家利益勇于讽谏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肯听臣民意见,认真纳谏的大度胸怀。
  3.学习设喻说理的方法。
4.了解“修、私、书、间”等14个常用词语的用法,归纳义项。掌握“孰……与……”“此所谓……”两种句式。
5.背诵全文。 

三、学习重点 
  l.认识齐威王纳谏除蔽的积极意义。 
  2.学习邹忌善于揣摩对方心理,善于运用设喻的语言艺术。 

四、学法指津 
  (一)研读步骤 
   1.本文语言不算艰深,篇幅也不长,要反复朗读,达到熟悉课文内容的目的。第一段记叙十分生动,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并突出“私我”“畏我”“有求于我”三句话。第二段是邹忌讽谏齐威王的话,颇能表现邹忌的个性特色,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读时应注意这一点。第三段要读得层次分明,威王政令部分要突出“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三语;叙进谏情形部分,要突出“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无可进者”三语。第四段叙纳谏结果,“皆朝于齐”要重读。末句是史家的评论,当用赞美的语气读。 
   2.自行翻译,不一定要笔译,把弄不清楚的问题作好记录,与同学讨论或问老师。 
   3.逐段自读课文,理清层次结构。第一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他认真地思索这个问题,举一反三,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