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970字。

  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江南文化已经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成为一代代文人和世人的精神遗产。是的,江南文化是一种传统。传统既是一个虚拟的存在,也是触手可及的变动之物,可能并不存在一个一以贯之的传统。江南文化的内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流动的、变迁的,它有承继,但也更新,它与当下的文化碰撞、交融,进行新的裂变和更迭,它是一种活文化,是“音调未定的”。
  江南文化的承继与变迁,在20世纪的中国社会进程中,是极为艰难的。江南文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体现出的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江南认同”。而这种认同,“不仅包含着地方意识与地方情感,而且表征着某种更大的希望、向往、记忆,甚至隐秘的情绪”,“由历史与文学共同催生一种超越于政治承认主义、道德合法性以及经济与宗教崇尚之上的文化心理”,代代相传的文学传统中,存在着一系列的关于江南的意象,并逐渐生成为一个形象化的精神符号,因此,“‘江南认同’是一种文化诗学”。这种江南文化诗学认同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风景认同。江南文化充溢的是一种不同于北方政治伦理精神的诗性审美气质,但由于它自身天然独特的物质基础与精神条件,因而才从自身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前者的审美精神觉醒,这不仅奠定了南方文化的精神根基,同时也奠定了整个江南文化的审美基调。反映到当代文学创作中,首先是对风景描写的重视,写出了江南世界的自然和人文之美;其次是通过风景描写,营造出一种有别于其他区域文化的诗意氛围;再次是通过景写人,人与景融合,人与景相互映照,构建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学意境和“万有相通”的哲学境界。
  二是个性认同。江南因地理位置边远,受儒家传统的影响要比中原地区浅,体现到性格特征上,就是更加自由、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和洒脱气质。这种个性,体现在经济上,是对于商业文明的青睐,是一种务实性,显示出江南文化影响下人们思想的开阔性;反映到政治上,是江南士风的转化变异,既有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豪迈奔放,也有敢于奋争的不屈决绝的反抗精神;体现到文学上,则是对个人异质的尊重和对自由精神的追求。
  三是诗意认同。当下社会对于诗意的追求和诗性的称赏,在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变得尤为凸显和重要。海德格尔所谓诗意地栖居,就是对于当下社会精神状况和生活状态的一种思想反拨,即要寻求一种附着于生活之上的盎然趣味和自由灵魂。这种诗意有时候是唯美的,有时候是粗粝的,有时候是阳光的,有时候是阴柔的,有时候是朴素的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南文化已经变成传统,成为我们的精神遗产,是一个虚拟且触手可及之物,与当下文化不断碰撞交融,是一种音调未定的活文化。
  B.因为很难用几个字来概括江南的当代精神特征,所以江南文化真实的内涵丰富而复杂,在历史的传承中,这种文化内涵是不断变化的。
  C.江南文化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中国语境中,其基本内涵和中心观念如何调整、如何转化、如何变革,事关中国文化建设的问题。
  D.在20世纪这一百年中,中国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包括江南文化在内的中国文化,若要实现良好的发展,仍需当代作家不断努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江南文化诗学认同”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江南文化的诗性审美气质重视对风景的描写,描绘自然和人文之美,将人与景融合起来构建文学意境和哲学境界,因而奠定了南方文化的精神根基和江南文化的审美基调。
  B.江南地区受儒家影响较少,人们的性格便更加自由和活跃,在江南文化影响下人们的思想开阔,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同时敢于奋争反抗,尊重个性,追求自由精神。
  C.当下社会人们对于诗意进行追求,对诗性进行称赏,这种追求称赏的诗意千姿百态,是对于当下社会思想的反拨,要寻求一种伴随于生活之中的趣味和自由的灵魂。
  D.江南文化诗性的呈现体现在语言表现力上,江南作家的文学语言精致细腻,具有诗一样的情感,各有特点,体现出唯美风貌,汪曾祺就是江南文化诗性的代表之一。
  3.下列选项,最适合插入第七段横线处的一项是(3分)(    )
  A.吴人的生活多少总与他处不同,因为江南富庶,古已有名,他们似乎永远是优游暇豫,虽然也劳动,但他们既得天时,又得地利,一般人还很懂得如何消费享乐,吃得好,穿得美,消遣消遣,太太平平地很容易就把日子度过了。
  B.江南的江,水多温润;江南的南,气候宜人。人们对于江南的想象,就是基于其美不胜收的自然风景和舒适温软的居住环境,园林修竹,小桥流水,一提到江南,一种诗性的审美况味便抑制不住地生发开来。
  C.江南文化是一种融儒、道、玄、佛为一体的文化,由于各种因素,特别是自然地理方面的因素、历史人文的因素、政治方面的因素,相比于北方,其道、玄、佛的影响较大,因而从总体倾向来看,是一种阴性、柔性、唯美的文化。
  D.江南文化那独特的精细坚韧、柔美飘逸,而又带有浪漫、伤感审美气质及其诗性审美意识,触动着中国人的精神隐忧,反映出现代中国由文化冲突而引发意义危机的精神境况,抒发了由意义失落而带来的民族苦难情怀。
  4.作者在最后一段提到江南文化“投射到文学艺术领域之后,这一文化的表征更加迷离万分”。如何促进江南文化建设?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4分)
  5.请结合全文简要对“江南认同”下一个定义。(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无名氏
  柯灵
  我小时候看过一出戏,至今还是活鲜鲜地留在眼底,印在心上。在急管繁弦声里,我看到一出惊心动魄、使人战栗的戏剧,那就是根据《左传》史实衍化出来的《伐子都》。在辽远的春秋时代,郑庄公伐许,公孙阙(子都)和颍考叔奉命出征。公孙阙在鏖战中马失前蹄,幸亏颍考叔救了他。但当颍考叔战胜敌手的时候,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