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650字。
12.《石钟山记》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选出下列表述中有关说法错误的一项( )
A.农历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又叫夏历,俗称阴历。古人写文章,凡用序数纪月的,大多以农历为据。如《石钟山记》“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农历的七月大约相当于公历的8月。
B.士大夫旧时指官吏或较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如《石钟山记》中“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即是此意。
C.城墙有内外之分,里边的一道为“城”,外边的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一句中,“城郭”泛指城,或者城池。
D.《登泰山记》文末写“桐城姚鼐记”,是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文学流派。
2.以下名家点评与文章篇目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六国论》——若就六国言六国,不如次公中肯。而警时则此较激切。以地略,以金赂略,所赂不同而情势同。(【清】浦起龙)
B.杜牧《阿房宫赋》——此通篇文字,只看得中间“然”字一转。未转以前,重叠只是论秦如此之强;既转以后,重叠只是论陈涉如此之微。(【清】金圣叹)
C.苏轼《石钟山记》——记山水并悟读书观理之法。盖臆断有无,而或简或陋,均可以求古人也。通体神行,末幅尤极得心应手之乐。(【清】沈德潜)
D.姚鼐《登泰山记》——读此益服其状物之妙……具此神力,方许作大文。世多有登岳,辄作,读此当为搁笔。(【清】王先谦)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格律上看,中国古代诗歌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又叫古风,它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近体诗又叫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诗体,在字数、句数、押韵和对仗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律诗和绝句就是常见的近体诗形式。
B.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散曲的体裁多样,主要分为小令和套曲。元曲四大家有关汉卿 、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C.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中成就较高的作家,他善于借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琐事,细心刻画,寄寓真情,读来真切生动,回味无穷,《项脊轩志》即是其代表作。
D.苏轼的散文创作代表了宋代散文的最高成就,他写下了不少精美的游记、杂记、随笔、文赋类文章,如《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黄州快哉亭记》等。
4.下列句子中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之铿然有声者
B.得双石于潭上 而大声发于水上
C.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有大石当中流
D.此世所以不传也 余是以记之
5.下列加粗字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微风鼓浪 事不目见耳闻
B.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此独以钟名
C.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D.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大石侧立千尺
二、情景默写
6.《石钟山记》
(1)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反诘句提出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 ?”这句话是作者经过实地考察后得出的必然结论,也是对李渤的主观臆断、自以为是的批评。
(2)《石钟山记》中说明世上没能流传下石钟山命名的真实缘由的句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