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150字。
2.2《红烛》练习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晏 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杜甫在《蜀相》中写道“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在晏殊的这首词中作者也写到了黄鹂鸟的声音——“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试结合原诗词,简要分析二者所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2.词的下阕写人物,试简要分析青年女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刻画这一青年女子形象的。
3.阅读《红烛》全诗,结合你对作者的了解,想想诗人所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4.意象,顾名思义就是寓“意”之“象”,指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请思考下列问题。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我”是怎样的形象?
(2)《红烛》与李商隐的“蜡距成灰泪始干”都写了蜡烛,它们的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3)在《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中,诗人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何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小题。
关山月
徐陵
关山三五月,客子忆秦川。
思妇高楼上,当窗应未眠。
星旗映疏勒,云阵上祁连。
战气今如此,从军复几年。
【注】徐凌,南朝陈时期的著名诗人。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句既写了时间和地点,也描绘了一幅莽莽苍苍的关山图景,寄寓了客子身在边地思念亲人的幽怨情怀。
B.远在羁旅中的客子与家乡高楼上的思妇同望三五之月,满怀伤离之情,两地情感同书,互相映衬,思念深重。
C.诗中描写星旗云阵的方式与韩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描写边地北风飞雪的方式虽不相同,却各尽其妙。
D.“关山月”是乐府旧题,常用以抒写征人思妇怨离伤别之情。本诗虽大体没有超出这一传统主题的范围,但蕴涵丰富,艺术个性鲜明。
6.有人认为,最后两句表达思妇盼归之情,也有人认为表达客子厌战之意,还有人认为表达夫妇充满矛盾的内心,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