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920字。
9.3《声声慢(寻寻觅觅)》同步练习(文字版 | 含答案)
一、选择题
1.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下列对《声声慢》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开篇,作者用十四个字为全词奠定了基调,接着作者便层层展示出她生活的凄惨和心情的哀痛。
B.作者通过感叹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表现了作者对于南方生活的厌烦。
C.作者通过自比黄花,不仅表达了作者因相思而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也象征着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
D.《声声慢》这首词作营造了一种晚风送寒、秋雨连绵、黄花零落、北雁南飞的凄惨、悲凉的意境。
2.下列对教材中的诗歌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两句写面对天姥山,高达四万八千丈的天台山也像要拜倒在它的东南面一样,反衬天姥山之高。
B.“艰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是说杜甫一生饱经艰难,鬓发如霜却志业未成,常常抱恨于心。
C.“主人下马客在船”是写诗人与主人江边分别的情景,一人在岸,一人在船,挥手作别,为下文诗人单独召见琵琶女做好了铀垫。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出了词人遭遇了国破家亡之痛,江湖飘泊之苦,如今孑然一身,面容变得暗淡憔悴,却无人理会。
二、小阅读-课内
3.下列对李清照《声声慢》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词开篇连用七组叠字,下笔奇特,营造一种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写出了词人内心的空虚、孤寂和凄苦。
B.上片“雁过也”三句写词人见到曾经在北方与自己相识日久的大雁从空中飞过,而产生了浓重的思乡之情。
C.本词下片“满地黄花”三句,承接上片最后写到的秋日高空,转写自家庭院,明写花而暗喻岁月流逝,人已衰老。
D.“梧桐更兼细雨”两句写桐叶簌簌,秋雨滴滴,像鬼语戚戚、幽灵啜泣,环境凄清,写出了作者的悲苦心情。
三、小阅读-课外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人言及的“筋骨”,大都指向支撑艺术形式的核心价值或是内在精神,即我们常说的精神凝聚力、思维立足点抑或更为简明的“文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